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红花尔基采用天敌曲姬蜂和烟碱·苦参碱烟剂进行樟子松球果象甲Pissodes validirostris Gyll防治试验,对两种樟子松球果象甲防治技术的经济投入、人力投入、物资投入以及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2014—2015年连续2 a人工助迁曲姬蜂防治樟子松球果象甲,2015年采用烟碱·苦参碱烟剂防治樟子松球果象甲,2种防治方法均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烟剂防治人力与资金投入明显大于曲姬蜂防治,但烟剂防治的速效性明显优于曲姬蜂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舞毒蛾幼虫对酸碱饲料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不同酸碱度磷酸缓冲液(PBS6、PBS7、PBS8)配制饲料,对4龄舞毒蛾幼虫进行饲喂处理。测定分析了舞毒蛾幼虫的营养取食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及总抗氧化力。以蒸馏水配制的饲料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饲料酸碱度可以抑制舞毒蛾幼虫取食量、粪便量、体重增长量及同化率;饲料酸碱性对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脂质含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海藻糖含量无显著性影响,酸碱饲料胁迫可以提高舞毒蛾幼虫总抗氧化力。在酸碱胁迫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和脂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此而总抗氧化力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桑天牛各发育时期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桑天牛卵、初孵幼虫、老熟幼虫、雌雄成虫4个发育阶段的细菌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桑天牛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初孵幼虫的Alpha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阶段。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雌雄成虫细菌群落高度相似。在门分类水平,卵期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64.78%),初孵幼虫期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38.40%、25.31%),老熟幼虫为变形菌门(93.47%),雌雄成虫为厚壁菌门(86.46%、86.35%)。在属分类水平,卵期的优势菌属为红球菌属,初孵幼虫为Muribaculaceae科未知属,老熟幼虫为Gibbsiella属,雌雄成虫为乳球菌属。在功能方面,发酵、化学异养、好氧性化学异养在桑天牛各个发育阶段的占比都较高,并且与该阶段存在的菌落有关。本研究揭示了桑天牛不同发育阶段细菌群落差异,明确了各阶段优势肠菌,可为桑天牛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明确舞毒蛾幼虫对Mn^2+和Co^2+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0.40 mmol·g^-1 Mn^2+和0.83 mmol·g^-1 Co^2+的两种混合饲料分别喂食舞毒蛾4龄幼虫,测定了Mn^2+和Co^2+(LC30)对舞毒蛾4龄幼虫体质量、营养取食情况、营养成分含量及总抗氧化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取食量、虫粪量、体质量增长量均显著降低;Mn^2+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33.76%,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57.56%,海藻糖含量降低64.05%,脂质含量降低27.77%;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47.46%,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59.45%,海藻糖含量降低59.16%,脂质含量降低33.71%;Mn^2+处理组总抗氧化力增加28.25%,处理组总抗氧化力增加82.54%.表明Mn^2+和Co^2+对舞毒蛾幼虫取食量、虫粪量、体质量增长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海藻糖含量、脂质含量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总抗氧化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舞毒蛾幼虫是主要通过提高自身抗氧化力来应对重金属的胁迫,从而提高自身对重金属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舞毒蛾幼虫对阿维·杀铃脲复合剂胁迫的响应机制,以阿维菌素单剂、杀铃脲单剂及丙酮溶剂为对照,应用阿维·杀铃脲复合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进行处理,将含0.50,1.10μg/g的阿维菌素混毒饲料分别作为阿维菌素低浓度组及阿维菌素高浓度组,将含8.30,16.60μg/g的杀铃脲混毒饲料,分别作为杀铃脲低浓度组及杀铃脲高浓度组,将含0.50μg/g阿维菌素与含8.30μg/g杀铃脲的阿维·杀铃脲复合剂混毒饲料,以及含1.10μg/g阿维菌素与含16.60μg/g杀铃脲的阿维·杀铃脲复合剂混毒饲料,分别作为阿维·杀铃脲复合剂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并设置丙酮溶剂作为对照组,对大小一致的健康舞毒蛾3龄幼虫进行饲料混药处理,统计处理24 h后舞毒蛾幼虫的死亡率,测定舞毒蛾幼虫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单剂和杀铃脲单剂处理组舞毒蛾幼虫全部存活,复合剂低浓度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1.15%,与单剂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剂高浓度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4.11%,与复合剂低浓度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药剂处理降低了舞毒蛾幼虫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海藻糖含量和脂质含量的影响不一致;药剂处理提高了舞毒蛾幼虫的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降低了舞毒蛾幼虫淀粉酶活力、海藻糖酶活力;舞毒蛾3龄幼虫脂质含量与死亡率显著相关(P0.05),蛋白酶、脂肪酶活力与死亡率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黄栌Cotinus coggygria枯萎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选择4种不同生物杀菌剂分别进行盆栽苗防治与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剂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剂对黄栌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株的生长。盆栽苗中,枯草芽孢杆菌菌剂500倍稀释液防效最好,达到了77.85%;田间防效中,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哈茨木霉菌剂500倍稀释液防效最好,分别为59.15%,55.00%。选择生物杀菌剂防治黄栌枯萎病时,优先选择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生物测定、拒食活性测定和酶活测定试验,分析了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毒杀、拒食效果及其保护酶CAT、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对舞毒蛾幼虫均具有良好的毒杀和拒食活性。其中,苦参碱杀虫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2.000 mg/mL的苦参碱对幼虫72 h死亡率达到71.67%,而山奈酚拒食效果最强,1.000 mg/mL时对幼虫72 h拒食率达到70.53%;离体酶活试验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离体CAT、SOD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山奈酚则可以激活2种保护酶的活性;体内酶活试验显示,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幼虫体内CAT、SOD活性的抑制作用会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处理组的2种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处理后48 h活性达到最低并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而山奈酚处理组CAT活性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同时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和锌的新膳食补充剂,在实验室现有大球盖菇菌丝液体培养基(土豆200 g/L,葡萄糖20 g/L,酵母浸粉4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1 g/L,维生素B10.05 g/L)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Na_2SeO_3和ZnSO_4对大球盖菇菌丝进行富硒、富锌及硒锌同富液体培养,测定了富集液体培养的大球盖菇菌丝干重、多糖产量、可溶性蛋白产量和有机硒锌产量,探究了Na_2SeO_3和ZnSO_4对大球盖菇富集液体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硒锌同富液体培养的最佳硒锌浓度为Na_2SeO_320 mg/L、ZnSO_450 mg/L。在此条件下,大球盖菇菌丝干重比对照高96.12%,有机硒产量比对照高237.29倍,有机锌产量比对照高4.22倍,多糖产量比对照高63.64%,可溶性蛋白比对照高78.16%,Na_2SeO_3利用率比Na_2SeO_3浓度为20 mg/L富硒液体培养处理组高30.12%,ZnSO_4利用率比ZnSO_4浓度为50 mg/L富锌液体培养处理组高0.47%。这说明适宜浓度的硒、锌同富液体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大球盖菇菌丝产量、菌丝活性物质产量和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同时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和锌的新膳食补充剂,本论文在实验室现有大球盖菇菌丝液体培养基(200 g/L 土豆,20 g/L 葡萄糖,4 g/L酵母浸粉, 2 g/L磷酸二氢钾,1 g/L硫酸镁,0.05 g/L 维生素 B1)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Na2SeO3和ZnSO4对大球盖菇菌丝进行富硒、富锌及硒锌同富液体培养,测定了富集液体培养的大球盖菇菌丝干重、多糖产量、可溶性蛋白产量和有机硒锌产量,探究了Na2SeO3和ZnSO4浓度对大球盖菇富集液体培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硒锌同富液体培养的最佳硒锌浓度配比为Na2SeO3 20 mg/L、ZnSO4 50 mg/L。在此浓度配比下,大球盖菇菌丝干重比对照组高96.12%,有机硒产量比对照组高237.29倍,有机锌产量比对照组高4.22倍,多糖产量比对照组高63.64%,可溶性蛋白比对照组高78.16%,Na2SeO3利用率比Na2SeO3浓度为20 mg/L富硒液体培养处理组高30.12%,ZnSO4利用率比ZnSO4浓度为50 mg/L富锌液体培养处理组高0.47%。说明在适宜的硒锌浓度配比下,硒锌同富液体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大球盖菇菌丝产量、菌丝活性物质产量和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天然林土壤的碳氮含量与水解酶活性的坡位差异和月份动态,探究土壤碳氮含量与水解酶活性的关系,以期为阐明土壤碳氮转化酶学机制及森林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5—10月每月中旬,在大兴安岭漠河地区樟子松天然林坡地设置试验地。分别在试验地上、中、下坡位各设置3块20 m×30 m的樟子松林试验样地,每样地选3个取样点,每取样点清除枯枝落叶层后,记录不同土深(2.5、7.5、15、25 cm)处土壤温度。同时采集每个取样点不同土层(0~5、5~10、10~20和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含水率、碳氮含量(有机碳、全氮)及水解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土壤的有机碳及全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随坡位升高而减少,但坡位差异不显著(P0.05);0~5、5~10、10~20和20~3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68.53~80.38、40.28~46.66、15.86~21.08和11.91~13.79 g·kg~(-1),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5.34~5.96、2.98~3.68、2.35~2.61和1.54~1.75 g·kg~(-1);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随坡位降低,土壤脲酶及蔗糖酶活性增高,蛋白酶与纤维素酶活性降低;月动态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峰期均为9月,酶活性高峰期集中在7—8月;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有机碳、全氮)含量与水解酶(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活性和含水率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温度与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氮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天然林土壤碳氮含量与水解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壤碳氮含量与酶活性的坡位差异不显著(P0.05),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峰期为9月,土壤水解酶活性高峰期集中在7—8月。土壤碳氮含量与水解酶活性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温湿度对碳氮含量与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