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陕西关中地区近十几年来大个鲜食杏普遍空怀少果,年年花满树、果无几,华县大接杏十年九不收,不少地方砍树毁园,因而市场上杏果稀少,价位甚高。长期的认识是,杏的不挂果问题,是杏树开春花期偏早,遭受早春的霜雪冻害造成的。不少杏农虽采取了全面防冻措施,挂果难问题并未解决。笔者1995、1996两年投资千  相似文献   
2.
徐润民 《农友》2001,(11):31-31
1.治细菌性痢疾。组药:泻痢停5片,盐酸环丙沙星5片。痢特敏颗粒4包。服法:天黑临睡前。前两样各2片同服,隔半小时继服后药1.5包,服后睡平.一夜相安。早起照服,中午服剩药减量。一次即止,二次痊愈,三次巩固。  相似文献   
3.
杏树花期易遭霜冻和杏花败育问题是长期以来杏树坐果低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是制约我国杏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上世纪从国外引入抗霜冻败育花率低的凯特、金太阳等品种,由于部分苗商及个别专家的炒作,全国掀起栽杏热,上大棚,搞催熟,超早应市,迎合人们对早熟果品的需求.据有关报道已发展3万公顷.但仅仅3~5年,各地杏价骤降,有的果农种杏亏本,市场上已露出引入品种不太受人欢迎的端倪,为什么出现如此快的逆转呢?笔者摸索杏业11年,从多年实践的体会谈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