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利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硅胶G高效薄层板条带点样,以氯仿-乙酸乙酯-无水甲醇(3:2:1,V/V/V)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在240nm波长进行扫描检测。[结果]在0.240—0.640μg/ml范围内,栀子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4,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为1.6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赣南野生黄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金线莲中总黄酮含量差异。[方法]用微波萃取法对台湾、福建金线莲进行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两处来源的金线莲总黄酮含量有差异,台湾的总黄酮含量较高,福建的总黄酮含量较低。[结论]台湾金线莲总黄酮含量比福建金线莲高,该研究结果对保证金线莲的质量和提高金线莲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炮制后安徽枳壳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对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炮制后安徽枳壳中分离出26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25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6.50%.[结论]GC-MS适用于枳壳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可作为枳壳饮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组培快繁体系。[方法]选取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具有顶芽或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芽体萌发,进行快繁培养。通过试验对比分别筛选出诱导芽分化和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不同激素水平对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组培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IBA 0.6 mg/L+NAA 1.0 mg/L;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组培快繁的最佳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结论]为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种质资源保存和优质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丹丹  张付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29-11631
[目的]为了研究UV-C照射对辣椒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相关影响.[方法]按照农作物发芽标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并测定株高、茎粗、干鲜重等指标.[结果] UV-C辐射能使辣椒种子发芽势降低1.5% ~10.6%,但对发芽率没有影响.10、20 h处理使辣椒种子的出苗率分别提高18%和17%.通过测定生长指标,发现10 h处理能使辣椒幼苗的茎粗增加,植株高度降低,干鲜质量增加,壮苗指标有所提高.[结论]UV-C照射处理辣椒种子10 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外源激素对杜仲胶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喷施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激素,研究了外源激素对杜仲胶含量和杜仲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的4种外源激素均能使杜仲叶中杜仲胶含量显著提高,本研究范围内的最佳浓度分别为:GA3(赤霉素)300 mg/L、2,4-D(2,4-二氯苯氧乙酸)0.1 mg/L、6-BA(6-苄氨基嘌呤)0.5 mg/L以及NAA(α-萘乙酸)0.01 mg/L.外源激素处理对杜仲叶中杜仲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也有显著影响,NAA0.01 mg/L和1.0 mg/L、GA3200 mg/L、6-BA 1.0 mg/L、2,4-D 0.01 mg/L和0.1 mg/L处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均减小,NAA0.1 mg/L、GA3300 mg/L和400 mg/L、6-BA 0.5 mg/L和2.0 mg/L及2,4-D 1.0 mg/L处理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均增大.  相似文献   
7.
以木本植物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幼苗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细胞保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赣南废弃稀土矿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对其采矿迹地的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矿迹地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天然林地>堆积地>挖矿地.天然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值为20.9 g/kg,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全氮含量为0.062~1.473 mg/g,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水解氮含量为13.36~120.39 mg/kg;土壤全磷含量为0.076~0.524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0.691~4.560 mg/kg,其含量大小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水解氮和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外源激素影响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杜仲叶面喷施ABT生根粉和赤霉素,研究其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总黄酮、杜仲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T生根粉处理后,杜仲叶中京尼平甙酸的含量在较长时间段内增加,增加幅度超过了9;绿原酸、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减少,减少幅度较大.赤霉素在不同的时期,对杜仲叶中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影响效果不同,变化幅度较喷施ABT生根粉的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金线莲茎尖染色体的制片技术优化。以江西野生金线莲组培瓶苗的茎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不同取材时间、解离时间、预处理时间及染色时间对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取材各时间段无显著差异,相比较9︰30效果最好,用0.1%的秋水仙素处理2h,卡诺液固定,用1mol/L HCl于60℃下解离15min,最后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8min后进行压片,能获得较理想的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