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丹参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草药,以根入药。丹参的主要药效成分是其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总结了光照、水分、温度、盐分与矿质元素对丹参次生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丹参的栽培和提高丹参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激素浓度对食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盆栽食用菊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激素浓度诱导愈伤形成、芽体萌发、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壮苗,快速扩繁食用菊花组培苗。研究结果表明: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1 mg/L NAA,芽的诱导率可达到5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3 mg/L NAA+ 0.1 mg/L KT,平均每株芽数4.9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1 mg/L NAA,根数最多可达11根。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信号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时 ,常表现出一系列的防卫反应 :活性氧的释放、防卫基因的表达、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Re sponse,HR)和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Ac quiredResistance,SAR)等。许多研究表明 ,这些反应是由于在植物体受病原菌侵染后 ,体内产生一些信号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诱发以上反应的产生。早在60年代 ,Ross就假设植物体内存在一种能诱发SAR的系统性信号。80年代 ,Dean和Kue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假设。近年来对植物抗病反应中信号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氧…  相似文献   
4.
烹调对蔬菜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葱、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和番茄为材料,采用福林酚试剂法和铝离子显色法分别测定经爆炒、焯、煮、微波4种方式处理后不同蔬菜中的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并以转移率、保存率和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考察。结果显示:煮处理后,蔬菜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明显下降,番茄中总多酚损失率高达42.14%,韭菜和菠菜的总黄酮损失率均超过40%;微波和焯处理后,蔬菜中多酚和黄酮向汤中的转移量较多,其中,微波处理后黄酮的转移率均超过35%;爆炒后蔬菜中的总多酚保存率相对较高,洋葱、韭菜、菠菜中总多酚损失率均低于10%。热烹调处理使蔬菜中部分黄酮和多酚发生降解,爆炒处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蔬菜中的多酚和黄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