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南方优质的禾本科牧草,由于其在收获期易倒伏,种子产量较低,而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可调节植物生长,降低倒伏率,提高种子产量。为此选用3种生长抑制剂对多花黑麦草进行喷施,结果发现,多花黑麦草生殖枝数增加,穗长缩短(多效唑除外),倒伏率降低,种子实际产量增加。当多效唑施药量为200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267kg·hm~(-2),较对照提高了3%;抗倒酯施药量为423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842kg·hm~(-2),较对照提高了29%;稀施保施药量为1 770 mL·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508kg·hm~(-2),较对照提高了14%。3种生长抑制中,抗倒酯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在抑制节间长度、防止倒伏方面效果显著,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抗倒酯对多花黑麦草生长与倒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抗倒酯用于牧草化学调控的可行性,以多效唑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抗倒酯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并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抗倒酯对株高和倒伏的控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抗倒酯能显著降低植株高度,抑制作用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强,处理后21 d,220 g/hm2抗倒酯处理的多花黑麦草株高抑制率为52%;抗倒酯处理后叶长缩短,叶绿素含量提高,但叶宽增加效果甚微。大田条件下抗倒酯对株高的抑制效果同于盆栽试验,处理后25 d,564 g/hm2抗倒酯处理对多花黑麦草株高的抑制率为66%;抗倒酯能够有效控制多花黑麦草倒伏,并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倒伏率逐渐减小,当施药量为423 g/hm2时只有部分植株微微倾斜,并无明显倒伏现象。  相似文献   
3.
孙旭春 《花卉》2020,(20):148-149
无锡园林绿化行业多年以来都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特别是后期的工程养护阶段,劳动力紧缺是制约绿化行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无锡园林绿化行业大量使用园林机械和一些辅助机械应用到绿化养护中来,使绿化养护的质量和景观效果大大提升,缓解了劳动力紧缺问题;园林机械对于加快绿化速度、扩大绿化资源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花黑麦草是具有世界栽培意义的禾本科牧草,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饲用价值,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广泛推广种植的一年生优质高产牧草。本文分析了多花黑麦草的种质资源和种子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盆栽条件下,以苏牧2号与N51象草为材料,分析盐胁迫下苏牧2号象草幼苗叶片显微解剖结构的变化,明确象草叶片显微结构与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胁迫40 d时,N51象草在0.4%海盐浓度下叶片厚度最大,之后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苏牧2号象草在0.6%海盐浓度下叶片厚度最大,之后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下降。随着海盐浓度增加,N51象草叶片上表皮厚度呈现减小趋势。0.6%海盐浓度下,苏牧2号象草叶片上表皮厚度最大,随着盐浓度继续增加,苏牧2号象草叶片上表皮厚度下降。随着盐浓度增加,N51象草、苏牧2号象草叶片下表皮厚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N51象草叶片维管束面积在0.4%海盐浓度下达到最大,随着海盐浓度继续增加,N51象草叶片维管束面积减小。苏牧2号象草叶片维管束面积在0.8%海盐浓度下达到最大。苏牧2号象草耐盐性比N51象草更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饲料不同配制方法对奶牛生产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饲料进行不同日粮调制,并将不同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养殖户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MR日粮调制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渭源县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甘肃省渭源县采集到的黄芪根腐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并对致病菌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合核糖体DNA(rDNA) 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以明确引起黄芪根腐病的致病病原菌。结果表明:黄芪根腐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的4个种。共分离出16个菌株,经检测有5个菌株具有致病性,均属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n)1株(9号菌株),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种(12号菌株和16号菌株,其中16号菌株可能为腐皮镰刀菌的变种),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1株(15号菌株),待定镰刀菌1株(14号菌株,与三线镰刀菌的同源性仅为8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