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调查牛奶源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以提高药物治疗效率,避免同种药物多次使用导致耐药性,为兽医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在2017—2018年间,本研究从全国11个重点区域52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2 309份牛奶样本,对奶样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牛奶源大肠杆菌的总分离率为29.75%,其中贵阳地区分离率最高(52.99%),上海地区最低(9.2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17年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40.98%)和多西环素(36.63%)的耐药率高,而多黏菌素(0.47%)和美罗培南(0%)的耐药率极低或无耐药性,2018年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25.74%)和链霉素(19.59%)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未发现耐药;其中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未超过50%。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侵蚀退化红壤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林下芒萁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月动态及其周转的影响,以不同恢复年限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林下保留芒萁、去除芒萁处理和林下裸地土壤中12个月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及其周转速率、周转时间和流通量,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保留芒萁覆盖处理的MBC和MBN平均含量分布比林下裸地提高26.99%~277.31%和13.54%~173.39%,而去除芒萁处理分布比保留芒萁处理降低12.29%~27.01%和5.02%~28.45%,差异均随恢复年限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均表现为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的趋势,进入生长季前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更能反映该地区的平均水平。(3)在退化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芒萁覆盖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周转速率,增加周转时间,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流通量,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释放。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BC、MBN流通量分别与DOC、DON呈显著正相关,周转速率分别与铵态氮(NH4+-N)和TN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碳和氮及其有效性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周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邓翠 《农家参谋》2014,(6):19-19
遮阳降温白天应将君子兰置于见不到阳光的室内,仅清晨和傍晚使其适当接受阳光照射,晚间应置于阳台、窗台等通风处。若要放在室外度夏,应搭置遮阳棚,全天遮光,晨盖晚开。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扎兰屯市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必要性,介绍了工程建设规模、造林技术措施以及经营管理措施,并对工程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当地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选取了红壤区本底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恢复年限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以未治理的侵蚀裸地(CK1)和恢复后的次生林(CK2)为对照,采用物理化学分组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由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M)组成的活性碳库、物理保护态的团聚体与粉粒和黏粒组合成的缓效性碳库以及化学结构稳定的惰性碳库。结果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0~30年)活性碳库储量及其分配比例在植被恢复7~10年显著提高(P0.05),并在植被恢复27~30年保持较稳定水平,缓效性碳库储量及其分配比例在27~30年呈显著变化(P0.05),而活性碳库分配比例有所降低,且POM、DOC与缓效性碳库均达显著相关(P0.01),说明活性碳库在恢复7~10年后逐渐向缓效性碳库转化;惰性碳库储量随恢复年限不断增加,但其分配比例保持较稳定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恢复年限、不同组分与不同碳库均达显著相关(P0.01),且缓效性碳库随植被恢复最敏感,说明在马尾松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以活性碳库积累逐渐转化为缓效性碳库积累为主,进而影响惰性碳库的积累,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6.
新疆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翠  高敏华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954-1959
【目的】促进新疆吐鲁番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选取该市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控制指标的相关数据,对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方法】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三个备选方案,再通过BP神经网络从中择出最优方案。【结果】三个方案中,方案二的网络输出值最大,其次是方案三和方案一,即方案二的综合效益最高,方案三次之,方案一最低。【结论】通过对三个方案的比较,确定方案二为最优方案,该方案与吐鲁番市的现状和规划远期的发展趋势相符,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一种高效桂花保湿霜中选定的7种保湿成分的量效关系,以确定各成分的用量水平,设计了L18(37)正交试验,并选用皮肤水合度保湿功效评价指标来测定样品的保湿效果。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用量水平下,这7种保湿成分对皮肤水合度的提升作用(即保湿效果)从大到小分别是:神经酰胺、鲸蜡硬脂醇、紫罗兰酮提取液、轻质液状石蜡、氨基酸保湿剂、甘油和透明质酸钠。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及保湿剂的选用规则,确定了各成分的用量水平,获得一种高效桂花保湿霜配方为:轻质液状石蜡3%、神经酰胺0.2%、鲸蜡硬脂醇0.5%、紫罗兰酮提取液1%、甘油5%、氨基酸保湿剂1%、透明质酸钠0.1%、桂花纯露3%、去离子水余量、抗菌剂少量。样品经测试表明具有较强的即时保湿能力,且在调研中试用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土壤异养呼吸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关键因素。以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年限的马尾松林(未治理地(Y0)、恢复14 a(Y14)、恢复31 a(Y31))为对象,对不同呼吸组分进行测定并结合温度、水分以及微生物等因子,研究马尾松林恢复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马尾松林土壤异养呼吸差异显著,恢复31 a显著大于恢复14 a以及未治理地,未治理地异养呼吸速率仅为0.99 μmol?m-2?s-1,而治理14 a、31 a分别为2.20、2.80 μmol?m-2?s-1;温度是异养呼吸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解释季节变化的40.6%(Y0)、62.2%(Y14)、66.6%(Y31);马尾松林恢复后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显著增加,Y0、Y14、Y31的 Q10分别为1.58、1.93和1.82;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异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为77.94%(Y0)、70.84%(Y14)、77.35%(Y31)。结构方程表明,在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SOC)、温度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是影响土壤异养呼吸变化的主要因子,其中SOC、土壤微生物与异养呼吸显著正相关,而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温度变化与异养呼吸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植被恢复过程中SOC的积累以及缺乏有效的物理保护增加了微生物对SOC的分解,另一方面土壤环境温度的降低和细菌、真菌丰度的增加以及群落中变形菌、子囊菌、酸杆菌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微生物对原有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强度,导致异养呼吸碳排放的持续增加,最终限制了马尾松林土壤碳吸存效率。因此,较高的土壤异养呼吸可能是影响红壤侵蚀退化区土壤有机质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呼吸作为土壤与大气CO_2交换的重要环节,其排放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土壤碳库的源与汇。研究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值的影响,对于理解土壤有机碳积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福建省河田镇未治理地及邻近恢复13 a和31 a的马尾松人工林,对土壤呼吸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未治理地土壤呼吸并无显著季节差异,恢复13 a和恢复31 a后土壤呼吸季节差异显著;恢复13 a和31 a土壤呼吸与Q_(10)显著高于未治理地,恢复13 a和31 a土壤呼吸与Q_(10)未见显著差异。季节尺度上,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弱,而与土壤温显著相关,未治理地土壤温度仅能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25.3%,而恢复后土壤温度则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的48.8%~66.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对土壤呼吸和温度敏感性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凋落量和土壤微生物。研究为进一步认识退化生态系统土壤碳动态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彩叶苗木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性、丰富高盐土壤园林植物品种,以1年生天鹅绒紫薇扦插苗为材料,设置6个NaCl浓度盆栽处理,研究NaCl胁迫对天鹅绒紫薇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天鹅绒紫薇的苗高和地径的相对生长量受到明显限制,呈逐步下降趋势;(2)在NaCl浓度为0.10%~0.25%胁迫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在NaCl浓度为0.40%~0.70%胁迫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3)丙二醛(MDA)、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aCl浓度胁迫与ASA无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天鹅绒紫薇在低盐量(0.25%)土壤中生长良好,在高盐含量(0.40%)土壤中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