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为了建立精准的水稻芽期耐盐碱评价体系,本研究采用NaCl∶Na2SO4∶NaHCO3∶Na2CO3摩尔比为1∶9∶9∶1的盐碱混合液模拟松嫩平原盐碱地混合盐溶液,采用梯度试验筛选混合盐碱液胁迫浓度范围,确定水稻品种芽期耐盐碱鉴定的最佳浓度。并用确定浓度的盐碱混合液对243份水稻材料进行芽期耐盐碱鉴定。结果表明,盐碱混合液浓度125mmol·L-1是鉴定的最佳浓度。243份水稻材料在该浓度下鉴定获得耐盐碱性极强的品种72份,耐盐碱性强的品种77份,耐盐碱性中等的品种57份,耐盐碱性弱的品种27份,耐盐碱性极弱的品种10份。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水稻种植是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为明确克盐碱水溶肥缓解水稻盐碱危害的效果,在秸秆还田下,分别于水稻移栽前和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调查其对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在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和EC分别显著降低3.80%和4.93%,土壤EC显著降低11.65%,在灌浆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EC和土壤pH、EC变化不大;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籽粒产量较常规对照显著增加21.94%,有效穗数显著增加26.51%,结实率增加2.51%,每穗粒数降低8.18%,千粒重显著降低3.68%;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常规对照均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3.49%和54.95%,食味值略有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纯收益为813.86元·hm-2。综上所述,施用克盐碱水溶肥可以显著降低生育前期水体的pH和EC以及土壤EC,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播期试验,对三江平原5个主栽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对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食味值均有影响,对糙米率、精米率影响较小。随着播期的推迟,整精米率明显降低,外观品质变劣,且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呈升高趋势,蛋白质含量则呈降低趋势;食味值变化因品种而异。对品质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受播期影响最大,属于敏感性状;糙米率、精米率、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受播期影响较小,属于迟钝性状;整精米率受播期影响变异幅度在二者之间。综合而言,早播对5个水稻品种整体品质提升具有正向作用;但从食味值角度出发,早熟品种龙粳31和龙粳46适当晚播可能更有利于口感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在保障国家口粮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我国粳稻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但是,受耕地减少、生物与非生物因素胁迫日益严重的影响,粳稻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打破这一僵局提供了可能。回顾了粳稻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粳稻转基因体系建立、体系优化、育种应用和安全转基因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粳稻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轻减、节本和高效的优势近年在寒地稻区发展迅速,然而直播稻的田间杂草危害已经成为影响直播稻稳产和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本文从寒地水直播稻田中杂草的草相特征、发生规律和防除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希望能够为直播稻田中杂草的高效综合防控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光照强度对保障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常规高产水稻品种(新稻41、吉粳88)和优质水稻品种(粮粳10号、吉粳515)作为研究对象,以不遮阴作为对照,于2018和2019年在新疆乌鲁木齐研究了齐穗后不同遮阴时长处理(遮阴10 d、20 d和持续遮阴)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后遮阴延长了水稻灌浆进程,降低了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遮阴同时导致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进而导致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淀粉糊化特性和食味值变差。与不遮阴相比,齐穗后遮阴10 d、20 d和持续遮阴处理2年平均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下降了3.5%、9.7%、11.1%和3.7%、7.1%、13.1%,进而导致产量分别下降了11.3%、16.5%和31.7%。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受齐穗后0~10 d遮阴的影响不大,齐穗后遮阴20 d和持续遮阴处理较对照2年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5%和30.8%,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3.6%和4.6%,崩解值和食味值分别降低了15.2%、26.1%和3.9%、7.7%。籽粒垩白粒率受齐穗后遮阴的影响因灌浆期背景光照强...  相似文献   
8.
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评价新型肥料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利用大田区域联合试验的方法,通过将新型复合肥与常规肥料进行对比,研究新型复合肥的施用对不同积温带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较常规对照在佳木斯增产4.08%,在哈尔滨减产7.49%,且差异显著,在二九一农场减产5.18%。由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下降引起减产,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导致增产。在成熟期,施用新型复合肥使佳木斯的干物质增加5.15%,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干物质分别下降4.95%和3.89%。与常规对照相比,复合肥处理使佳木斯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4.08%,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7.49%和5.18%。表明,该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盐碱地快速改良和高效利用,以不施肥(T0)、常规施肥(T1)、化肥配施(T2)处理为对照,研究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化肥配施生物炭有机肥(T3)、化肥配施秸秆有机肥(T4)、化肥配施秸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T5)]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物料能降低土壤pH和电导率,有利于盐碱地土壤改良,与未施有机物料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化肥配施秸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T5)产量最高;龙稻21增产范围为12.76%~189.87%,海稻2号的增产范围为88.46%~151.40%;施用有机物料使穗长变长,穗粒数增多,株高、实粒重、结实率、千粒重均高于未施有机物料处理,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和千粒重4个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化肥配施不同有机物料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食味值,降低蛋白质含量,化肥配施生物炭有机肥(T3)处理稻米的整体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转基因技术也同样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转基因引起了全球对它的关注,现在转基因作物已经在很多国家地区进行种植,其优点非常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资金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粮食的供给等等。但由于科学工作者过度关注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而忽略了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普及和传播,导致社会上广大群众对它也存在一些误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转基因技术的传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