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采用实地调查方式,对河北省冬枣集中产区2018年日灼病发病情况分别在7月23日、8月7日和8月17日进行3次调查。结果表明,冬枣日灼病发病率大小与高温持续时间和极端气温值呈正相关关系;与冬枣果实所处位置有关,发病率大小呈现西面南面东面北面、上部下部、外部内部的规律,其中下部和北部没有发现日灼病发生;与果实个体生长阶段有关系,同一位置的枝条上个体较大的果实较易遭受日灼病危害;冬枣日灼病存在自愈现象,处于发病情况较轻的1级病果,在后期气象条件较为适宜时,会自愈或伤病减轻。此外,发病率大小与小气候环境(下垫面状态)和管理措施(如灌溉情况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我国冬枣种植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几个重要的冬枣产区。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过程发生频率有所增加[1],干旱、干热风、日灼、低温冻害等对冬枣生产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几乎每年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个别年份甚至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2],是较为先进的果园管理方法,在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碳平衡)和养分循环、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机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近年来,很多专家对生草果园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要素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4,5]。充分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探索论证其在抵御冬枣花期干热风、休眠期冻害、成熟期日灼等农业气象灾害方面的作用,对于推广冬枣园生草栽培技术,提高冬枣品质、增加产量、提高枣农经济效益、推动冬枣产业走上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年限苜蓿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选取了0、4年苜蓿的根际土壤,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其细菌构成。结果表明,4年苜蓿根际土壤中细菌分类单元(OTU)和多样性指数高于0年苜蓿,苜蓿连作会改变细菌群落数量及结构。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及热图分析发现,不同年限苜蓿细菌群落差异性较大,连作后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绿弯菌门细菌群落丰度提高,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群落相对丰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河北省东部冬枣产区冬枣树根腐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发现近年来枣农在冬枣树管理上存在的不正确的开甲方法、忽略辅养枝的培育、园内土壤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冬枣树根系发育不健全,抗病能力降低,根腐病流行,笔者综合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开甲宽度、预留辅养枝营养根系、改良园内土壤条件等方法使冬枣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营养均衡,促进根系健壮、发达,增强抗病能力来减少冬枣树根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