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广西油茶种植现状,做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共享给行业人员。油茶属于高经济性作物,逐步成为广西农村区域经济产业支柱作物。不仅推动了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而且带动着林业经济发展,推动着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过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高产栽培技术的支撑,才能够实现各项目标。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油茶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平果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7种主要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涵盖林分生长、凋落物和土壤3类23个参数进行分析,选取对质量变异敏感、能最大限度代表所有候选参数的最小数据集,应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植被恢复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恢复效应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胸径、最大拦蓄量、土壤自然含水量、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6个参数组成。2)植被恢复效应加权关联度由大至小依次为银合欢0.795>任豆0.631>柚木0.583>香樟0.541>顶果木0.433>乌墨0.391>苏木0.381。3)不同模式植被恢复效应存在一定差异,银合欢属Ⅰ级(优),任豆属Ⅱ级(良),柚木和香樟属Ⅲ级(中),顶果木、乌墨和苏木属Ⅳ级(差)。4)银合欢和任豆属固氮类先锋树种占据着演替早期生态位,更能适应演替早期的环境,在生理特征上有明显优势。5)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初期筛选配置适生先锋树种,率先恢复植物群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演替后续优势物种的入侵和定居,加快植被恢复演替进程。6)实例验证了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植被恢复效应评价的可行性,为植被恢复效应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岩溶地区翅荚木(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等5种用材树种的9年生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差异极显著。其中翅荚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88 m、12.74 cm、0.090 66 m~3;其次是柚木,分别为11.21m、10.52 cm,0.056 29 m~3;初步认为翅荚木和柚木早期速生,可作为用材树种在广西岩溶地区推广造林,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5种用材树种中,翅荚木、柚木冠幅较大,其次是海南蒲桃、秋枫,顶果木冠幅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