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5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57篇
  177篇
综合类   866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85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6篇
  1942年   11篇
  1930年   9篇
  1914年   13篇
  1912年   10篇
  1910年   12篇
  1909年   19篇
  1908年   11篇
  1907年   14篇
  1906年   11篇
  1905年   14篇
  1904年   12篇
  1903年   12篇
  1901年   9篇
  1899年   11篇
  189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量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军 《现代化农业》2004,(12):25-25
精准农业是一套基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变异分析的现代农业操作系统。精准农业的核心思想就是根据土壤性状和作物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调节对作物的投入,一方面对耕地和作物进行定量的实时诊断,充分了解大田生产能力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则以提高产量为前提,实施定位、定量的精确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
3.
敌敌畏熏蒸法防治小麦吸浆虫效果好赵新建,赵建国(虞城县农技中心,虞城476300)胡冰,赵军,高秀珍(虞城县气象局)(虞城县农业局)虞城县三在乡王庄村农民,采用敌敌畏熏蒸氏防治小麦吸浆虫,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敌敌畏熏蒸法的优点1.灭虫增产效果显著。在...  相似文献   
4.
5.
6.
美洲斑潜蝇的成虫善于飞行,幼虫潜在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曲折蜿蜒的隧道。在菜田发生初期即可遍及全国,无一株幸免,防不胜防,严重时全园被毁。美洲斑潜蝇已经成为当今蔬菜的主要虫害之一。美洲斑潜蝇属于高度杂食性害虫,被害寄主多达36科,其中常见的有白菜、油菜、菠菜、豆角、芹菜、黄瓜、番茄等。为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菜农往往采用多次、大剂量地喷施杀虫剂,成虫在喷施农药后迅速地飞走,待药效过后又飞回来继续危害。这样防治效果差,而且造成蔬菜大量农药残留,影响蔬菜品质。实验发现美洲斑潜蝇飞行的成虫具有趋黄性,我们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无刺大果沙棘可用两种方法进行繁殖,即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用种子繁殖虽不能保持品种的性状,却能得到50%的雄株,这对于沙棘育种和造林是非常有利的。本文针对俄罗斯无刺大果沙棘的种子育苗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At present, nuclear explosions are limited by treaty to underground testing with yields of no more than 150 kilotons, and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renewed calls for further test restrictions. As part of these discussions, the U.S. Congress is considering bills that would legislate new limits to testing,whereas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opposes such constraints. The editors of Science have asked two group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debate to present their arguments for or against new limits to testing. Feiveson, Paine, and von Hippel argue for a treaty of indefinite du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rovisions: (i) a ban on all testing outside a desiqnated site having known seismic properties; (ii)verification by means of on-site inspection and in-country seismic monitoring; (iii) unlimited testing below 1 kiloton at the special site; and (iv) an average of one test per year with a yield of up to 15 kilotons for ensuring reliability of the nuclear stockpile. MiUer, Brown, and Nordyke argue that a lowering of the present 150-kiloton threshold would be undesirable, and that new test bans would divert attention from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negotiated reductions in the nuclear and conventional arsenal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