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研究通过饲养管理方式比较奶牛发情率、卵泡发育率、受胎率及子宫复原的情况,确定有利于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适宜饲养管理方式。结果表明:采用散养方式,饲喂全价日粮,奶牛的发情率、卵泡发育率、受胎率及产后子宫复原率均有利于提高其繁殖效率。舍饲奶牛通过驱赶运动,产后子宫复原率、发情率、卵泡发育率和受胎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猪群健康构成威胁的消化道寄生虫主要有猪胃线虫、猪蛔虫、毛首线虫(鞭虫)、棘头虫。尽管近年来圈养管理方式得到了普及,常规驱虫制度不断健全,但是,在不同饲养规格的养猪场(群)中,由于猪床、垫草、运动场环境因素复杂,其他动物如猫犬在圈舍内穿行造成的交叉传播,以及寄生虫生活史的多样性,各种消化道寄生虫病对各龄猪只仍显现着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夺取营养、分泌毒素、损害局部肌体、患猪生长停滞。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于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龄(3~7胎次)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2h以内发病,奶产量越高,发病越多,发病率一般在5%~8%,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呈散发。  相似文献   
4.
伊维菌素和吡喹酮是目前优良的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伊维菌素是近20年来同时防治动物各种线虫病、体外寄生虫病效果最好的药物之一,而吡喹酮在防治动物的绦虫病(包括绦虫蚴病),吸虫病(尤其是血吸虫)方面具有其他抗寄生虫药物无法比拟的优点,这两种药物如果组成复方制剂在驱虫谱上可以对几乎所有的动物寄生虫产生驱杀作用,但由于吡喹酮在多种溶媒中的溶解度较低,导致注射剂量过大,容易引起注射部位吸收缓慢,炎症不易消除.本试验应用自制的以高浓度吡喹酮(20%)与适量伊维菌素组合的复方注射剂"欣虫净",通过临床试验观察了该制剂的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5.
绵羊焦虫病是由焦虫(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寄生在羊体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特征是:高热、黄胆、贫血、部分偶见血尿,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情重,常危及养羊业的发展。笔者在今年6月份间在我市某一养羊户中诊治3起病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忌用磺胺药物。这类药物有磺胺嘧啶、磺胺脒、磺胺噻唑和含有磺胺类成分的药物。因这些药物可使蛋鸡产软壳蛋、薄壳蛋。 2.忌用痢特灵。痢特灵是治疗禽百痢、球虫及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特效药物。但此药有抑制产蛋的作用,故只能用于雏鸡和育成鸡,对产蛋鸡忌用。  相似文献   
7.
本市城郊达乎店镇、跃牛吐镇的大部分村屯及附近的双河农场,地处音河、阿伦河流域。其境内沿河套沼泽草原地势低洼,牧草生长茂盛。村民、农工长年饲养奶牛量达7000多头,尚有相当数量的肉牛和绵羊。每当多雨年份,这些在夏秋季节以放牧饲养为主的牛羊都要遭受寄生性蠕虫的侵袭,造成群体膘性下降,严重的还造成一定数量的死亡。为此,建立针对性的有力的诊治措施,特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疫病普查及在屠畜中采集虫体 ,掌握蝇蛆的种类有马胃蝇幼虫 4种、牛皮蝇幼虫 2种、羊鼻蝇幼虫 1种 ,计 7种。季节动态 :家畜蝇蛆的感染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此时观察到马、牛体表被毛上蝇卵的出现 ,蝇体钻入羊只鼻孔内的现象。马胃蝇幼虫的二、三期幼虫在马属动物胃中寄生期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 7月份 ;牛皮蝇幼虫出现的时间约在每年 12月末 ,持续到每年 5 ,6月份 ,羊鼻蝇幼虫的二期、三期幼虫出现于 10月份 ,寄生持续到次年的 5月份。1 对畜体的危害 与其他许多寄生虫一样 ,家畜蝇蛆对畜体…  相似文献   
9.
1饲养过程中防控猪瘟的几个难题 (1)猪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典型猪瘟有抬头趋势。当前猪瘟病毒毒株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毒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致使典型猪瘟有所抬头,死亡率高。(2)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造成免疫抑制危害临床上常见猪瘟与蓝耳病或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等混合感染,现在继发感染最严重的细菌病是猪副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10.
某个体种禽场,自育的雏鹅相继发病,并有死亡。经现场调查、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雏鹅球虫病。经采取投喂抗球虫药物为主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地得到了控制,特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