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滚筒式烟片加料回潮机由于料尾部分流量的减少,造成筒体内容积比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料尾部分烟片存在含水率不稳定、料尾含水率超标的烟片量偏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料后烟片含水率的均匀性。为此,通过设计改进试验方案,调节料尾阶段蒸汽阀门开度和关闭顺序及时间,最终确定了最佳改进方案。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式稳定可靠,满足了生产的实际需要和质量部门提高过程精度的要求,烟片加料含水率CPK值可以保持在1.33以上,满足了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TRMM降水数据在复杂山地的精度评估——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形复杂的重庆地区,利用研究区内34个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分别从年、季、月3个尺度,对2000-2011年间TRMM 3B43降水数据精度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高程和坡度对月尺度验证结果的影响,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了高程与坡度对TRMM 3B43降水数据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 年尺度上,TRMM 3B43年降水数据普遍高于气象站点的实测结果(平均偏高5.86%),渝西、渝南的结果比渝东北的准确。季尺度上,秋季拟合效果高于其它3个季节。月尺度上,相关系数R=0.8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2) 逐站点验证,研究区TRMM 3B43月降水数据具有较高精度(相关系数均大于0.80)。(3) 随着海拔的升高,相关系数呈"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绝对偏差呈减小趋势;随着坡度的升高,绝对偏差呈"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绝对偏差呈线性增加的趋势。(4)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高程对数据精度的影响大于坡度。  相似文献   
3.
鹿茸是鹿科动物头盖骨上的骨质性附属器官,为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鹿茸的生长发育、钙化与长骨的钙化过程比较相似,因此鹿茸具有明显的作为骨钙化调节机制研究的潜在模型优势,主要表现:鹿茸上没有肌肉的附着,很容易观察和测量,适合进行活体检查;  相似文献   
4.
来自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报道近些年来,常德市鼎城区花岩溪国有林场把推行山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林场改革的突破口,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两篇文章,取得较好的成绩。今年,全场职工中有120名从事旅游服务业;98名从事种养业;35名从事竹木加工业;80名外出务工;27名从事运输业。林场每年创旅游收入达600万元,减负50多万元。前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花岩溪林场年年亏损,入不敷出。到1996年底,累计亏损500多万元,而净资产仅为10.6万元。面对困难,林场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改革势在必行。他们经过多次尝试和论证,最终确定了“全面推行林…  相似文献   
5.
核结合因子α1(cbfa1)是runt结构域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编码一个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调控成骨细胞发育、分化和骨的形成。cbfa1基因含8个外显子,但它的多个外显子存在选择性剪接,产生多样cbfal的异构体,具有不同的转录激活潜能。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到cbfal的活性或表达的调控。本文主要从cbfa1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基因功能的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卫星降水的重庆市旱涝监测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弄清重庆地区旱涝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旱涝监测、农业生产等提供参考,以处于长江流域上游的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将TRMM 3B43月降水数据运用到单站点旱涝监测Z指数中,构建基于遥感数据的TRMM-Z指数,从而对重庆市2000—2011年间的旱涝情况进行年和月尺度上的监测,并利用同期气象站点Z指数对TRMM-Z指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1)TRMM-Z指数监测方法在区域旱涝监测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精度。TRMM-Z指数与气象站点Z指数年尺度相关系数为0.87,月尺度为0.85,都通过了P<0.01的显著性检验。(2)年旱涝特征,在2000—2011年际间重庆地区共发生2次干旱(大旱、极旱)、2次洪涝(大涝、极涝),波及范围基本覆盖整个重庆地区。其余年份TRMM-Z指数在正常的范围,但也有局部区域受到一定程度旱涝灾害。(3)月旱涝特征,TRMM-Z指数围绕0呈锯齿状增大减小交替变化,其中,2011年4月干旱程度最强,TRMM-Z指数达-1.878,2007年7月洪涝程度最强,TRMM-Z指数达1.930;旱涝统计显示,洪涝发生频次略高于干旱,1年12个月里,平均约有2.6个月发生洪涝,2.5个月发生干旱;从旱涝变化趋势来看,1月、9月、10月呈下降趋势,其中1月下降幅度最大,其余各月均呈上升趋势;2006年的7月和8月表现为最干旱月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