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兔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都极易感染,但仅2月龄以上的兔发病,乳兔和不满2月龄小兔一般不发病。早春至初夏是本病的流行季节,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常在2—3d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很高,致死率几乎100%,故为毁灭性流行。对兔瘟病的鉴别诊断,可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因其发病时常伴有耳朵发紫,故又被称为蓝耳病。该病于1987年被首次报道,始于美国的北卡罗林那州、明尼苏达州和爱荷华州和加拿大一些地区。荷兰学者于1991年第一次分离到蓝耳病病毒(Lelystad virus)并进行了动物实验。随后,美国学者也同样分离到PRRSV。1993年,中国台湾学者最早发现该病在本国开始流行,随后3年的时间,中国大陆学者郭宝清等最早发现该病在中国大陆发生感染,并通过病毒分  相似文献   
3.
将腐败梭菌参考株增殖、鉴定,使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粗提腐败梭菌天然α毒素,并通过SDS-PAGE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将扩增的α毒素目的片段和经酶切的p ET-21a(+)载体同源重组,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并筛选阳性克隆株。在优化的表达条件下,对α毒素重组蛋白进行了大规模的表达。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制备及纯化腹水,进行效价、浓度、纯度及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表达了可溶性腐败梭菌α毒素蛋白,大小约为46 kDa,筛选出的单抗3 E8和单抗6B12对重组蛋白效价检测结果均为1:256 000,对天然α毒素的效价检测结果均为1:128 000;纯度均已达到85%以上;单克隆抗体的浓度分别为3E8:2.27 mg/ml,6B12:1.96 mg/ml;均能够与腐败梭菌重组α毒素、天然α毒素特异性结合,而与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无交叉反应。结论:得到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的单抗3E8和单抗6B12,有助于腐败梭菌病的早期诊断及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倍盐MEM细胞培养基与传统培养基进行了BHK-21细胞生长和FMDV增殖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培养基无明显差异,双倍盐MEM培养基工艺简单,易于质量控制,是细胞培养基选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