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1(guanylate-binding protein-1,GBP1)、鸟苷酸结合蛋白2(guanylate-binding protein-2,GBP2)的全长、片段、GTPase酶活性对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复制的影响。以猪肾细胞cDNA和GBP1、GBP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出GBP1、GBP2基因的全长和截断体(G、M、E、ME区),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在恒河猴细胞(MA104)细胞上过表达或沉默GBP1、GBP2基因,探究对PoRV复制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时间点,筛选GBP1、GBP2对PoRV复制产生影响作用的时间点。应用泛GTPase酶抑制剂(CID-1067700)探究GBP1、GBP2的GTPase酶活性对PoRV的作用。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病毒毒价测定等方法检测GBP1、GBP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CDNA3.1(+)-GBP1-HIS和pCDNA3.1(+)-GBP2(47aa-592aa)、(131aa...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反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情况,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对2018—2021年采集的共计360份牦牛及藏羊血清(西藏那曲牦牛、藏羊血清各120份,青海牦牛血清120份)进行HEV血清学检测,并使用SPSS 23.0软件对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青海、那曲两地牦牛戊型肝炎IgG抗体总阳性率为14.58%,两地IgG阳性率分别为13.33%(青海)、15.83%(那曲),那曲藏羊IgG抗体总阳性率为5.00%。青海牦牛各年份IgG抗体阳性率为6.67%、6.67%、20.00%、20.00%,那曲牦牛各年份IgG抗体阳性率为23.33%、13.33%、10.00%、16.67%,那曲藏羊各年份IgG抗体阳性率为0.00%、6.67%、3.33%、10.00%。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4年来那曲牦牛HEV-IgG抗体阳性率(15.83%)显著于青海牦牛(13.33%)P≤0.05,4年来那曲牦牛HEV-IgG抗体阳性率(15.83%)极显著于那曲藏羊(5.00%)P≤0.01,4年来那曲牦牛HEVIgM抗体阳性率(5.00%)显著于那曲藏羊(2....  相似文献   
3.
【目的】牦牛作为西藏自治区人畜共患及多重耐药病原体的重要宿主之一,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牦牛多重耐药发展及传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对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菌株毒力特性、耐药性、整合酶、生物被膜表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在西藏拉萨、林芝、那曲养殖户采集200份牦牛腹泻样品,利用细菌学方法使用麦康凯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用16S rDNA通用引物对疑似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所获序列用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对大肠杆菌进行7类1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致病性关系密切的4类10种毒力基因,以及20个常见耐药基因和2个Ⅰ类整合子进行PCR检测,采用改良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表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91株牦牛源大肠杆菌,对7类16种抗菌药物的纸片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性最强(87.91%),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最多出现13耐。在毒力基因检测中,STEC、ETEC、EPEC、NTEC 4类毒力基因均有阳性存在,其中F17毒力基因占59.34%(54/91),stx1毒力基因占49.45%(4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