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AT (Cation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s)是植物体内参与氨基酸的吸收与转运的一类跨膜转运蛋白。为探究CAT家族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本研究依据前期所获得的不同发育期沙棘果实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经过功能注释与分析后获得3个CAT家族成员基因,分别命名为HrCAT1、HrCAT2和HrCAT3,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果实HrCAT家族基因均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不含信号肽的非分泌蛋白,其中HrCAT1和HrCAT2蛋白的三级结构之间具有较高相似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沙棘果肉HrCAT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根瘤菌菌种选育工作中,盆栽试验是必要的研究手段。小粒种子豆科作物如紫云英等用琼脂栽培法是行之有效的。大粒种子豆科作物如花生、大豆等,一般用的砂培法或砂水双重培养法,不易随时观察根瘤菌浸染能力,对根瘤的调查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也不方便。本文根据我们的研究工作,介绍一种豆科植物结瘤的试验方法一水培法,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菌株分离和筛选 197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大豆根瘤菌新菌种选育及其应用的研究。从栽培的大豆根瘤中能分离出在大豆上结瘤的根瘤菌,已被实践证实,据陈华癸(1965)等报导,从其他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出的根瘤菌,也能在大豆上结瘤。1972—73年,我们在云南、湖北等地,先后采集栽培的大豆、花生和野生的豆科植物根瘤(选择健壮植株,着生主根的红色根瘤),在别列索娃培养基上,分离获得526个菌株。经水培法植物结瘤鉴定,从24种野生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171个菌株,其中有19种植物157个菌株能在大豆上结瘤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黑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水解黑豆蛋白制备黑豆多肽,同时以超声波辅助水解过程。以蛋白水解度为表征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复合酶比例、底物浓度、加酶量、反应时间等5种因素对黑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黑豆蛋白肽制备工艺的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水解黑豆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00 W、酶配比7∶3、反应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52℃、底物浓度5%、加酶量800 U/g、反应时间4 h。黑豆多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