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减施氮肥运筹调控棉花生育期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分析各生育时期棉花APAR和FAPAR与产量的关系,提高棉花群体绿色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方法】 5个施氮处理施基肥量一致,对不同处理的追氮肥量进行按比例减施,并监测各生育时期棉花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结果】 5个施氮处理的棉花APAR和FAPAR在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相似,其值从蕾期逐渐上升,至盛花期和花铃期达到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至吐絮期降到最低水平;按高低排列依次是N1>N2>N3>N4>N5,并且棉花的APAR和FAPAR与籽棉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减施氮肥运筹对棉花APAR和FAPAR的动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利用其在生育期的变化特征来优化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新品种--新陆中11号,由巴州农科所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00年1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陆中63号(原代号:巴535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长绒棉新海26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海26是新疆巴州农科所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高衣分长绒棉新品种.1997年以新海12号为母本,巴州农科所自育品系87311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0年从47个优良单株中选出5个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株系,2001年将这5个株系在本所试验地和黄萎病圃进行株系鉴定,决选系为20-02.  相似文献   
5.
不同果枝类型长绒棉资源主要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开展了对不同果枝类型长绒棉品种资源的主要性状稳定性的分析研究,以期对长绒棉品种资源的研究评价的更加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6.
新陆中47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陆中47号(X11006)由新疆巴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抗枯耐黄Ji98-72优系为母本、以01-1099品系(前苏联材料)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单株选择育成.2006-2007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8-2009年通过新疆早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新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10年45号).由于该品种丰产优质抗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南疆地区的棉花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陆中34号是巴州农科所1995年用本所自育抗黄萎病品系8316与引进的中99资源材料杂交,1999年选育成9736株系,2000年又从9736株系中选择单株,2001-2002年连续2年在重病田进行株行、株系鉴定和抗病性观察,从而选出H038品系。2003-2004年两年三点次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0d,株型塔形,Ⅱ型果枝,株高68cm,茎秆较健壮,茸毛较多,叶片偏大、深绿色,苞叶、花冠较大,果枝始节位5.1节,铃卵圆形,多为4~5室,单株结铃性较好,铃重5.8g,衣分42.57%,…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血液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以贫血、黄疸、高热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均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清流县一些养猪场和散养户中也偶见该病发生。由于该病传染快,且易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临床表现复杂、死  相似文献   
9.
新陆中20号是一个抗病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它具有抗逆性强、抗旱、耐水肥性强、高抗枯萎病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根据该品种特点在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和兵团农二师开展了试验研究、技术示范,基本摸清了其植物学特性、生育指标,提出了较系统的、针对性强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基肥用量相同、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减量10%、20%、30%、40%追施氮肥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巴州棉花减肥增效及棉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田追施氮肥在常规用量(525 kg·hm-2)基础上减施10%并不会显著降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棉花产量,对棉花的结铃数、铃重、衣分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但随着追施氮肥量的进一步减少,棉株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结铃数、铃重、衣分下降明显,导致减产。因此,在常规追施氮肥用量上减施10%左右对棉花产量的形成不会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