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试验对来自安徽省不同地区8个猪场病料样品,利用RT-PCR方法,扩增PEDV ORF3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份样品均扩增出包含ORF3基因全长(675 bp)的目的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5%~100%;它们与疫苗株(attenuated DR13、CH-BJ-2011 truncated)及CV777株和LZC株的同源性较低(95.1%~98.1%),与2011年后的中国及美国分离株存在较高同源性(98.2%~100%)。提示8个PEDV分离株均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番鸭细小病毒病。[方法]用番鸭细小病毒连续免疫产蛋母鸡3次,收集鸡蛋,并制备出高免卵黄抗体。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制备的卵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用雏番鸭进行中和与治疗试验。[结果]制备的卵黄抗体琼扩效价达到1∶32,能有效中和番鸭细小病毒对雏番鸭的致病性,对发病的雏番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鲜血琼脂和营养琼脂培养基,从自然发病的鸭体内成功分离出链球菌19株,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长链状排列,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对鸭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耐药性均很强,除7株对丁胺卡那中度敏感外,其余菌株对丁胺卡那、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低度敏感或不敏感。说明鸭链球菌耐药性在不断增强,给鸭链球菌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安徽省的流行情况及各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对安徽十二个县市的326份猪血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非常高,表现正常的猪群阳性率达86.96%,发病猪群和康复猪群阳性率分别为95,92%和92,86%。红细胞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从5%-98%不等,80%以上的阳性猪红细胞被感染强度超过50%。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贝尼尔效果最好,治愈率达74.29%,但所有药物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的能力均不强,治愈后易复发。表明附红细胞体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而且可引起从业人员感染发病和死亡,已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猪链球菌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鸭疫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药敏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安徽省分离的鸭疫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对鸭疫巴氏杆菌和鸭源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很强,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安徽省部分地区鸡、鸭、鹅等家禽出现的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进行临床观察和病原分离鉴定,获得5株A型流感病毒(简称AIV)。这些病毒能在鸡胚传代和致死鸡胚,在鸡胚中传至第5代血凝价达6~9log2,均不被ND、EDS-76和MG阳性血清抑制;5株分离病毒制备的琼扩抗原进行AI琼扩试验均为阳性;病毒浓缩后经电镜观察,可见直径100纳米左右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典型AIV;5株AIV经亚型鉴定确定为H5N1亚型,经测定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在108.00~1010.50之间,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在36~56小时之间,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PVI)测定结果分别为2.23、2.05、1.96、1.84和1.75,对鸡均有高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近年来安徽省部分地区鸡、鸭、鹅等家禽出现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为H5N1亚型病毒引起的HPAI。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病原学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病原学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双RNA病毒属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该病传入我国以来,就一直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养禽业发展,尤其是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给该病的防制带来了困难,尽管我国采取了控制与扑灭IBD的措施,但由于目前养禽业管理的不规范化和污染源的存在,IBD迄今仍然是威胁养鸡业的头号传染病之一。IBD自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甘布罗镇(Gumboro)首次发生后,几十年来几乎遍及所有的养鸡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