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花生种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花生种子明显提高苗期根数、平均根长、下针率,并且降低出苗期株高、开花期株高以及下针期株高;各处理皆比处理7增产达到166.0~608.0 kg/hm2,增幅达4.1%~13.7%;增值832.0~3 042.0元/hm2。处理2比处理7增产、增幅、增值最高,分别为608.0 kg/hm2、13.7%、3 042.0元/hm2。表明处理2为等离子体最佳处理次数,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太湖地区水稻生产持续稳定、高产高效、健康发展,利用太湖地区近十年的气象资料、水稻品种特性及土壤养分化验结果等,通过运行水稻模型系统,制定了较佳的精确施肥方案,并与当地常规施肥方案和农民施肥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施肥方案的水稻植株普遍较高,产量显著提高;水稻的叶龄变化可能主要受环境中光照、积温等的影响,各试验处理中水稻叶龄的变化基本一致;在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中,模型施肥方案相对应的因子普遍较高,但相关构成因子中也存在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吉林省湿润冷凉区自然条件及生产状况,阐述了甜糯玉米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为该区域甜糯玉米生产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本文介绍了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装置。  相似文献   
5.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 P2O5 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11.3%~19.7%和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玉米群体及调优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玉米群体研究进展,重点从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群体物质生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群体库源关系以及对群体进行调优控制的措施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今后群体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冷凉区地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和对氮素积累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大德216为材料,在吉林省安图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透明可降解地膜覆盖(T1)、透明不可降解地膜覆盖(T2)、黑色不可降解地膜覆盖(T3)和无膜(TCK)处理,测定干物质、氮素积累量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T1和T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T3处理。3种地膜覆盖均能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在播种后65、90、105和140d,T1和T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T3处理。不同覆膜处理在播种后65~90d积累量最多,3种覆膜处理条件下的氮素积累均显著高于TCK处理,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叶>茎>鞘>雄穗。综上,地膜覆盖可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优化物质运转分配,促进玉米氮素积累,提高玉米产量,透明覆膜栽培可有效改善冷凉区积温不足、只能种植早熟品种的局限性,拓宽品种选择范围。透明可降解地膜为冷凉区玉米最佳抗逆丰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表明,适当加大氮肥吐丝期施用比例有利于增加生育后期单株叶面积和穗位以下叶片数,提高敏感节位的茎秆压碎强度,从而增加了光合面积,延缓了叶片衰老,延长了光合时间,提高了蜡熟期抗倒伏能力,有利于同化物的积累;氮肥运筹对株高影响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 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均匀灌溉、固定隔沟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灌溉,每次单沟灌水量分为60、45和30 mm 3个水平,以不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可极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大豆产量,交替隔沟灌45 mm的R4期光合速率、产量与交替隔沟灌60 mm差异不显著,而且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节水增产增效角度分析,交替隔沟灌溉45 mm的灌溉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