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全国蔬菜和瓜类播种面积2005万公顷,产值近8000亿元,蔬菜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作物,蔬菜业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项主要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蔬菜漂浮育苗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漂浮育苗是指在温室、塑料大棚和小拱棚等薄膜覆盖条件下,将育苗基质填充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上(泡沫穴盘),将格盘置于有完全营养液的水床中,完成种子萌发、生长和成苗过程的育苗方法。与传统育苗方法相比,漂浮育苗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培育的秧苗整齐、健壮、不带病虫、商品性高,起苗时不伤根、便于运输、移栽,定植后缓苗快等优点,更能满足种苗产业工厂化的发展需求。现将蔬菜漂浮育苗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湖南省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湖南地区丝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其中地方特色鲜明、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白丝瓜栽培面积增长迅速.白丝瓜具有口感细腻、耐运输、不易褐变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随着规模化种植的深入,其商品性降低、农残超标、缺乏标准化栽培技术等问题随之而来.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搭架与定植密...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可用于苦瓜化学杀雄的化学杀雄剂。[方法]以苦瓜品种"春丽"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梯度乙烯利、苯磺隆、甲磺隆、咔嘧磺隆溶液在苦瓜现蕾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每隔10 d处理一次,并对植株的长势及花粉活力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苯磺隆对苦瓜具有杀雄作用,在浓度为0.4μg/m L,单株受药量为10 m L时杀雄效果良好;乙烯利、咔嘧磺隆、甲磺隆无杀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化学杀雄药剂在苦瓜制种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从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育苗、嫁接前管理、嫁接、嫁接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苦瓜集约化嫁接育苗的技术规程,以为苦瓜嫁接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黑籽南瓜为砧木,以津绿4号黄瓜品种为接穗,进行黄瓜嫁接,研究了NaCl胁迫下嫁接黄瓜及自根黄瓜幼苗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不同处理游离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增加,嫁接苗与砧木接近,均明显高于自根苗;各处理的O2-产生速率及MDA含量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但嫁接苗和砧木的增加幅度较小,均低于自根黄瓜苗.结合盐胁迫条件下种子发芽试验,可认为嫁接黄瓜幼苗的耐盐性强于自根黄瓜幼苗.嫁接苗的耐盐性取决于砧木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7.
番茄新品种湘番茄3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番茄3号系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以自交系B58S为父本、自交系A274为母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全生育期180d左右,定植至采收约75d。果实扁圆形,大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00~150g,产量为34.5t/hm^2,糖酸比为8:1。该品种高抗青枯病,兼抗病毒病、早疫病。  相似文献   
8.
9.
苦瓜是瓜类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具有增强食欲、明目、助消化、清凉解毒和利尿等功效,可炒食、凉拌、烧汤。在长江中下游流域苦瓜春季提早栽培比一般露地栽培可提前20天上市,在长沙地区可补充四五月的蔬菜淡季供应,并提高菜农收入。1.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如兴蔬春华、兴蔬春燕、衡杂1号和湘早优1号等品种。2.适时播种①营养土的配制。早春茬苦瓜一般  相似文献   
10.
利用Illumina Mi Seq 2500测序平台对2个辣椒自交系(SJ11–3、06g19–1–1–1)和1个地方品种(樟树港)种植前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辣椒种植前后土壤均以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为优势真菌;辣椒种植前后土壤中的细菌种类较真菌更加丰富,多样化程度更高;种植辣椒后土壤细菌、真菌的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土壤细菌Ace、Chao和Shannon指数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5.26%~25.49%、24.51%~24.87%和8.28%~9.55%,而真菌的Shannon指数有不同程度降低,Simpson指数增大,增幅78.45%~275.69%;辣椒种植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和类型也有所改变,细菌OTU个数较种植前明显升高,增幅约28.73%,土壤中特有的OTU类型明显减少;真菌OTU个数变化及类型变化比细菌大,病原性真菌的相对丰度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