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将伊氏锥虫克隆JGmc5用环磷酰胺处理的免疫抑制小鼠频繁地连续传代,并予以亚治疗剂量的苏拉明治疗,连续传代14次,历时88日,即获得对苏拉明具有高水平抗药性的伊氏锥虫群体。在用免疫活性正常的健康小鼠测定抗药性时,此抗苏拉明锥虫群体仍保持高水平的抗药性,CD100>400mg/kg。在以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时,其IC50为123.2μg/ml。实验结果表明,宿主免疫系统的损害,在实验条件下,可导致伊氏锥虫迅速产生抗药性。在野外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对锥虫抗药性的产生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烛缸和密闭培养的气相下,用我们改良的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培养了3个已适应于体外培养的布氏锥虫伊氏亚种虫株、1个布氏锥虫马媾疫亚种虫株和3个未经培养的布氏锥虫伊氏亚种虫株(未适应株),并与常规CO_2培养箱(含5%CO_2的空气)培养作比较。所有适应株和未适应株均可在烛缸和密闭培养条件下正常生长,连续培养1—2月,虫体形态、生长特性和对小白鼠的致病力与CO_2培养箱培养相同。培养物的虫密度,密闭培养明显高于烛缸和CO_2培养箱培养,CO_2培养箱培养一般稍高于烛缸培养。密闭和烛缸培养的成功,对普及锥虫体外培养技术有很大实用价值,也提示应进一步研究培养的最佳气相条件。此外,不经饲养层培养系统适应直接建立3个未适应株的无细胞培养系统的培养也是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庆市政府《大庆市关于加快发展棚室经济,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三年规划纲要》和有关文件精神,大庆市预计在2013年之前建设30万栋棚室。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广大农户的努力下,设施葡萄栽培面积发展迅猛,仅八井乡就有冷棚葡萄4 300多栋,栽培管理水平高的农户,平均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合成的核酸探针点样到玻片 上制备成基因芯片,先用常规PCR扩增动物 组织中钩端螺旋体特异片段,再用Cy3标记 引物,通过不对称PCR获取荧光素标记的靶 序列,然后与制备的芯片杂交,扫描仪记录结 果。同时,以PCR技术为对照,进一步观察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动物传染源中钩端螺旋体 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可行性。常规PCR扩增 问号钩端螺旋体阳性标本,出现单一482bp 的扩增产物,而双曲钩端螺旋体及其他螺旋 体、病原、正常动物组织均无任何DNA扩增 条带,芯片杂交结果与常规PCR方法结果一 致。用芯片和PCR对动物组织中不同浓度 钩端螺旋体的检测,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0 条和100条钩端螺旋体,芯片检测的敏感性 高于常规PCR法。用基因芯片与PCR分别 对标本进行检测,5只人工感染的豚鼠肾、 肝、心、血等组织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8份 疫区野鼠肾标本阳性结果分别为8份和4 份,10份可疑病猪肾标本阳性结果分别7份 和5份;5份非疫区野鼠肾、5份正常猪肾标 本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 果表明,基因芯片技术可快速、灵敏、特异地 检测动物传染源中问号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建立了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取代反应、阻断试验均为阴性,与NDV、MDV和IBDV无交叉反应,对已知阳性标本的检测均为阳性;其敏感性比琼扩试验高80倍以上,这表明ELISA夹心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人工感染后2~27d,关节滑膜、腱鞘和脾脏中病毒检出率为100%;还从肝脏、法氏囊和脑组织中检测到病毒.  相似文献   
7.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水牛伊氏锥虫IgG抗体,并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比较。检测160份伊氏锥虫疫区水牛血清160份,Dot—ELISA和IH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3%和53.75%;其中42份虫检阳性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86%,两种试验的一致率为95.63%。两种试验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8842)。10份非疫区健康水牛血清两种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用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在27℃和41℃培养伊氏锥虫,27℃培养取得成功,41℃培养失败。27℃培养已持续10个月,培养的伊氏锥虫仍保持其在哺乳动物宿主内的主要形态特征,对小鼠的感染力和致病力,消耗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的最终产物为丙酮酸;其群体增倍时间约为24h,DEAE-纤维素分离的回收率仅50%左右,显著长于和低于37℃培养物。文内还讨论了27℃培养伊氏锥虫的用途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用DEAE—纤维素柱分离伊氏锥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国产DEAE—纤维素从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大鼠和犬的血液分离伊氏锥虫的具体方法,测定了压积DEAE—纤维素对小鼠、大鼠和犬的血液吸附值分别为0.25~0.41、0.23~0.39、0.33;伊氏锥虫的回收率,小鼠为83.19~98.19%,大鼠为84.87~93.85%。分离的锥虫形态正常,运动活泼,离心浓集后呈炼乳状,镜检无任何血细胞。此外,对用DEAE—纤维素分离伊氏锥虫的有关技术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