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烘干茄子根为原料,以茄子根中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选取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为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微波时间为4min、微波温度为60℃、微波功率为300W、料液比1∶20(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茄子根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652%。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各季麻不同收获期的产量与7个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麻茎干重是决定产量的首要因素,其次是麻壳和麻骨干重,麻茎干重与麻骨、麻壳干重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呈不显著正相关,本文还观察了原麻增长速度以及各季麻的叶面积消长、麻茎解剖和苎麻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出叶速度、茎高增长高峰和光照强度相适应,麻茎的纤维层、韧皮部、木质部的厚度、单位面积纤维细胞数量、大小和胞壁厚度随着麻茎的生长而增大,但皮层厚度和单位面积纤维细胞数却相反,各季麻功能叶全氮含量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是由高而低,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却相反,苎麻前期茎高、茎重增加快,生长后期纤维增加快。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及收获期、冬培期、有机氮施用比对苎麻产量及产量性状,品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实用数学模型,经模拟选优得出了长沙地区中等肥力水稻土苎麻优质高产低耗的栽培模式和技术规范,可作为反馈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苎麻规范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及收获期、冬培期、有机氮施用比对苎麻产量及产量性状、品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实用数学模型,经模拟选优得出了长沙地区中等肥力水稻土苎麻优质高产低耗的栽培模式和技术规范,可作为反馈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达到棉花生产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目的,我们继1984年影响棉花高产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于1985年配合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研究,对高产棉花的根系干重、生物学产量和籽棉产量三者的相关关系及预测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于下。材料和方法试验地设在本院教学实验场,为水稻冬闲地,土壤肥力较高,含有机质2.49%,全N、P_2O_5、K_2O分别为0.14%、0.29%、1.80%,速效N、P_2O_5、K_2O分别为112ppm、175ppm、125ppm。试验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见表1),分27个处理组合,36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0.04亩,每厢等行种6行棉花。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用水平对育苗移栽棉花子棉产量的影响,和不同施氮处理对移栽棉花叶面积指数、花铃期干物质分配、根系伤流液、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湖南棉花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棉花的生育特性和湖南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稳住中间,搞活两头,以争光增肥为中心”的棉花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论述了贯彻这一技术路线必须采用争光、增肥、肥促化控和狠抓秋桃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9.
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与结铃状况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资料经相关分析表明,长沙地区高产棉花的籽棉产量主要由前期(10月1日前)和中期(10月1日至11月10日)正常的收花量构成,与后期(11月10日后)收花量关系不大。前期收花量决定于9月下旬以前的吐絮铃数和烂铃率;中期收花量决定于9月下旬的未吐絮成铃数;后期收花量决定于同期的幼铃数。试验结果经电子计算机统计,建立和检验了10个数学模型,并以籽棉总产量模型模拟的优化方案为共同依据,模拟建立了亩产皮棉100公斤左右的产量总体模式:籽棉产量270公斤/亩,要求在10月1日前收花量占57.4%以上,11月10日前收花量占94%以上,11月10日后收花量占5%左右;要求9月下旬总铃数67500个/亩以上,其中成铃数66000个/亩以上,已吐絮铃数46400个/亩以上,幼铃数1500个/亩左右,烂铃率不超过20%;要求初花期果节数68000个/亩左右,盛花打顶前株高102厘米左右,最终高度100厘米左右(密度3000株/亩)。  相似文献   
10.
1986—1987年,我们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和前期不同施氮量的产量构成,以为丰产栽培早期管理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在湖南农学院教学实验场。土壤含有机质2.46%,含全NO.20%,P_2O_50.28%,K_2O1.80%。试验分为两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