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毛蟹品种乌龙茶净毛茶为材料,采用三段式烘焙,设置105℃/120min,120℃/90min,135℃/60min三个试验条件水平,并以烘焙的第一、二、三阶段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探索不同烘焙方式对毛蟹乌龙茶的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三段式烘焙的各阶段(的烘焙温度和时间)对茶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等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大小顺序分别为:第一阶段(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对水浸出物含量和茶氨酸含量的影响显著,第三阶段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此外,烘焙后茶样的各生化成分含量随各处理间整体烘焙温度的提升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处理6(120℃/90min、135℃/60min、120℃/90min)茶样的感官审评总分最高,且中高温烘焙对改善毛蟹品种乌龙茶感官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光质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采用LED红光、LED蓝光、自然光进行萎凋处理,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制成红茶,测试加工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学成分含量,并对红茶进行审评。结果发现,红光萎凋处理茶多酚含量显著性提高,滋味醇厚鲜爽,得分最高;蓝光萎凋处理水浸出物和咖啡碱的含量显著性下降,但外形、汤色、香气、叶底审评得分最高;LED红光和LED蓝光萎凋处理综合审评得分均高于自然光萎凋组。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年份茶副产品主要内含物含量,并提取重要成分咖啡碱进行综合利用。以2020年生产的红碎末茶、2010年生产的红碎末茶、2020年生产的红茶梗、2020年生产的绿碎末茶、2010年生产的绿碎末茶以及2020年生产的绿茶梗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以及利用索氏抽提法和直接升华法对茶副产品的咖啡碱进行提取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光质的萎凋对婺源白茶品质的影响,选取上梅洲和婺源群体种两种不同茶树品种鲜叶,采用LED红光、LED蓝光、自然光萎凋处理制成白茶,通过分析成品茶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等含量,再结合感官审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光处理,LED红光处理后的酚氨比降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香气和滋味提升明显,香气更为持久、滋味更加醇厚,感官审评总分最高。本研究结果将为高品质婺源白茶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