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充分了解围栏封育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合理制定草甸恢复和利用相关政策、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西藏三江并流区封育2年的高寒草甸的群落样方调查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比较自由放牧,围封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26.24%和8.94%,但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下降;围封后土壤电导率、盐度和总溶解固体分别下降26.50%,29.03%,30.15%;围栏内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盐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下生物量与硝态氮、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围栏外地下生物量与介电常数、体积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2年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一定改善,可以作为应对草甸退化的干扰手段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山林草交错带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林草交错带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特征受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共同影响。然而,这一敏感生态带内主要土壤养分状况及海拔梯度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于2019年6月上旬,对岷江源区两处高山林草交错带按不同植被带(草甸区-高寒草甸、树种线-亚高山灌丛带、树线-乔灌带、密闭森林-暗针叶林)分别在0-10和10-20 cm土层取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pH和土壤水分含量,分析土壤碳、氮、磷和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植被类型是影响岷江源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草甸区土壤全碳(total carbon, TC)、全氮(total nitrogen, TN)、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带(P <0.05),树种线、树线、密闭森林处土壤TC、TN、SOC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树线处土壤总磷(total phoshorus, 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带(P <0.05);土壤全碳、全氮、有机碳土壤含水量(soil variable water ...  相似文献   
3.
小型灌溉水库群优化调度图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空库系数图解法是一种以弃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库群简易优化调度方法,适用于小型水库群的灌溉调度。任一时刻水库的空库系数反映该水库在该时刻的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应用时段初各水库空库系数的大小决策水库群的蓄放水次序及放水量的大小,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时段末保持各水库的空库系数相等,由此可尽可能多地拦蓄径流,使弃水量最小。  相似文献   
4.
‘秦淮淡妆’是以南京艺莲苑育成的观赏荷花‘新红13D’为母本,在其自然杂交的后代中选育出的花色新颖、观赏性佳的新品种。中小株型,半重瓣复色系。叶高35 ~ 55 cm,叶径21 ~ 42 cm × 18 ~ 37 cm。花瓣数约24枚,花径11 ~ 15 cm,花色红、白、黄、绿,4色相映;着花14 ~ 18朵 ? m-2。  相似文献   
5.
绿绒蒿(Meconopsis)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和传统药用植物,具有极大的经济利用价值。本文基于CiteSpace V软件,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1980-2019年期间与绿绒蒿研究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源,对国内外绿绒蒿的文献势态进行综述,揭示了绿绒蒿的文献年际分布、主要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结果表明,绿绒蒿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章的被引频次在各年份间波动较大。中国科学院及下属机构发文量最多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绿绒蒿的世界地理分布。不同研究阶段对绿绒蒿的关注重点不同,早期重点关注绿绒蒿属的传统分类鉴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关注热点主要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等现代手段对绿绒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最后,基于山地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多样性的功能及服务框架之下,结合文献计量学的综述结果,系统性地汇总了绿绒蒿属植物的优势学科体现、未来应用价值以及在不同领域的交互融合。今后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拓展延伸绿绒蒿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绿绒蒿野生...  相似文献   
6.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和斗鸡台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不同深度土壤(0-15和15-30 cm)无机磷组分的季节动态(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末期)和空间赋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土壤无机磷的含量受到生长期、植被类型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斗鸡台土壤活性无机磷(NaHCO3-Pi)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低;卡卡山草甸(56.0 mg·kg-1)、树种线(68.4 mg·kg-1)和密闭森林(65.7 mg·kg-1)土壤活性无机磷含量在生长季末期最高(P<0.05);两处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中等活性无机磷(NaOH-Pi)含量在生长季末期均达到最高值(P<0.05)。2)密闭森林样带的土壤无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