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发展,在一些防疫卫生条件差的养鸡场,家禽结核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由于猪鸡混合,禽型结核菌引起猪的结核病亦有所增加,因而严重影响肉品卫生质量和人民的健康。国内外关于猪的禽型结核病均有不少报道,但关于禽型菌引起猪的结核病的病理发生过程还不甚了解,本研究旨在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奶山羊睾丸细胞对羊口疮病毒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来自皇城、灵台和阿沿沟牧场的病羊痂皮组织中分到HC、LT和AT三株口疮病毒。比较了吸附一、混合一、改进混合三种方法分离培养口疮病毒的效果。进一步选用第15代HC分离物分别测定了吸附时间、接种浓度同细胞致病作用(CPE)、以及病毒复制、CPE与培养时间的关系,对比了细胞毒与痂皮毒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10代CPE很不规则,且有显著的毒株差异,而10代以后CPE趋于稳定。病毒复制于感染后42小时达到高峰,效价为10~6TCID_50/0.2ml,50—60%CPE为其标指;芽生释放的病毒具有一层外膜结构。还发现具有2或3个核衣壳的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3.
羊口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羊口疮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病理学、血清学诊断以及免疫预防等问题所进行的系列研究结果。应用电镜技术,首次在国内观察到了羊口疮的病原——羊口疮病毒。对该病毒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病毒的感染范围比较广泛,对干燥耐受性强,对热、紫外光和福马林敏感;在奶山羊睾丸细胞上生长良好,CPE变化显著,并有多倍性现象;通过系统取样和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的主要复制过程,以及培养细胞本身的亚微结构变化。试用差速离心联用30—45%蔗精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能有效地提纯病毒,为纯化痘类病毒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中性无离子去污剂TritonX—100与2—巯基乙醇联合,可使病毒裂解,便于分离囊膜蛋白亚单位;用SDS—PAGE分析法,发现病毒最少可泳动出28条多肽区带,而病毒的囊膜亚单位则由18条多肽区带组成。将病毒亚单位作为抗原免疫羔羊,可激发羊只产生抗全病毒抗体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羊口疮在甘肃省存在历史已久,分布广泛,对养羊业危害严重;病的自然感染主要见于绵羊和山羊,以羔羊最为易感,除口唇感染外,未见其他临诊病型;采取不同地区的病羊痂皮在羊体作交叉免疫试验,未发现病毒有型别差异。人工感染病羊的血常规检查和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表皮的网状变性、真皮的炎性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最特征。首次在国内将反向间接血凝、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琼脂凝胶扩散以及血清中和等五种血清学方法用于羊口疮的诊断,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中前三种方法在当时的国外文献中也未见有报道。以改良、完善现行方法为目的,对活毒苗免疫接种法作了系统的研究,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急性免疫措施,有在疫区推广应用的价值;对灭活苗所进行的探索性试验表明,灭活的病毒似能激发羊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灭活苗的免疫效果以及研究其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起动作用是IF非抗病毒特性之一(Lockart1963,Stewart等1971,Tyring等1983)。在诱生之前,预先用少量IF处理细胞能引起IF产量增加。曾有人应用人和鼠IF对起动作用进行过研究。但是对其它动物IF的了解还很不够。该研究旨在  相似文献   
6.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新生犊牛腹泻的一种主要病原。大多数 ETEC 菌体带有 K_(99)吸着抗原,能促进该菌在犊牛肠道定位繁殖,产生耐热的肠毒素(STa),引起急性腹泻和脱水。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查吸着抗原,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用于诊断会拖延时间,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Whittaker 等(1958)发现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人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O_(127),:B_8),非常实用。Hadad 等(1978)曾描述过一种问接荧光抗体技术筛选犊牛粪便 ETEC。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