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日本血吸虫童虫经液氮冻藏复苏后的生活史循环的情况。童虫冻藏36天和50天后腹腔注射感染小鼠,亲代成虫回收率为9.0和8.9%。感染鼠肝内的子代虫卵孵出的子1代毛蚴感染钉螺,感染率为59和67%;平均每个钉螺第1次逸出的子1代尾蚴数为800~900条。子1代尾蚴感染小鼠后,其子1代成虫回收率为55和56%。合抱雌、雄成虫的体长、性腺的发育和虫体对宿主的致病力与正常途径感染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成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把纯化的GST结合福氏性剂免疫了二批达BALB/c小鼠,获得了29.58~32.71%的减虫率和52.94~68.13%的粪便减卵率。ELISA试验表明免疫小鼠产生了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显示日本血吸虫水溶性成虫抗原和GST抗原的26、28kD蛋白被免疫小鼠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小鼠免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成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把纯化的GST结合福氏佐剂免疫了二批BALB/c小鼠,获得了29.58~32.71%的减虫率和52.94~68.13%,粪便减卵率,ELISA试验表明免疫小鼠产生了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印迹试验(Westrn Blotting)显示日本血吸虫水溶性成虫抗原和GST抗原的28、28kD蛋白被免疫小鼠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7个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家兔和小鼠的血清对同源及异源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显示:用同源虫卵抗原检测各地感染血清,其抗体应答水平并不高于应用异源虫卵抗原的。各地虫卵抗原的抗原性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虫卵尿素溶解性抗原在耕牛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将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抗-Id)结合佐剂FCA/FIA免疫的绵羊设为抗-Id免疫组,将在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2小时肌注低剂量吡喹酮(PZQ)的绵羊设为PZQ组,将既用抗-Id免疫又在攻击感染前肌注PZQ的绵羊设为协同组,同时设空白和FCA对照组。在攻击感染血吸虫后的第12周,剖杀各组绵羊,收集肝脏病理组织块,经切片和染色后,用显微镜测量各组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结果发现,抗-Id组、PZQ组和协同组的肉芽肿直径分别为0.41、0.42和0.40mm,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0.51mm,P<0.05),也小于FCA对照组。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虫卵周围的多核巨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抗-Id免疫和预防性注射PZQ均能直接影响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并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对探讨血吸虫病免疫预防机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IgG1型单克隆抗体和吡喹酮协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组昆明系小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2小时,组1和组2胃饲低剂量吡喹酮(20mg/kg),并分别腹腔注入鼠抗日本血吸虫IgG_1型单克隆抗体ISj51和ISj55作被动免疫,4天后重复1次,4周后剖杀集虫。结果表明,单抗合并吡喹酮的组1和组2的减雌率分别为45.32%和42.95%,均明显高于(p<0.01)仅作腹腔被动免疫转移ISj 51和ISj 55单抗的组3和组4(分别为15.11%和19.44%),亦高于(p>0.05)仅用单剂吡喹酮的组5(37.41%)。2株单抗在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介导下,杀伤童虫率接近1:2稀释的8周阳性鼠血清(分别为37.50%,46.88%和48.00%,41.18%)。提示:鼠抗日本血吸虫IgG_1型单抗协同低剂量吡喹酮,具有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提高灭雌率,降低吡喹酮毒副作用的优点,对控制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我国云南南涧地区日本血吸虫群体生物学的特性。将捕获的该地区光壳钉螺,经人工逸蚴,尾蚴感染实验家兔和小鼠,其平均虫卵开放前期、成虫回收率,两性虫体体长、性腺发育,血吸虫卵引起宿主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幼虫大小和毛蚴感染异地钉螺的发育特点作了观察。并进行了11种同工酶电泳图谱和蛋白质组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应用酶泳技术检测中国大陆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七地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LDH、MDH、ME、6PG、6GP、GI1、IDH、PGI、ADK、HEX和EST11种同工酶酶谱情况。其中七地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MDH、ME、6PG、G6P、GD1、IDH、PGI、ADK及HEX9种同工酶图谱相同,说明我国大陆七地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结构基本相同,其亲缘关系密切。在LDH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雄虫蛋白组分的研究田锷,林邦发,林矫矫,施福恢,朱顺海,石耀军(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近年来,国内一些实验室对中国大陆一些自然隔离地区的日本血吸虫成虫进行了蛋白质组分分析,发现了一些差别[1,2,3],这对我国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