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茶丽纹象Myllocerinusaurolineatus Voss名茶叶象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iionidae。主要以成虫咀食叶片。作者曾对此虫做过较多调查研究,本文仅对该虫的为害情况、主要习性及防治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蜡蚧是一类形态、习性较为特殊的昆虫。本文就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角蜡蚧(Ceroplastes pseudoeriferus Green)、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等三种蜡蚧介壳、成虫形态的识别、习性要点及无公害防治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种类多,分布广。在茶园中,象甲主要以成虫危害茶树芽叶,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江西茶园中该类害虫不论是危害面积还是虫口密度均比过去有所增加,且有日趋严重之势。  相似文献   
4.
一、越冬休眠期 茶树越冬休眠期间(11月至次年2月),随着气温下降,各种病虫先后潜伏越冬。结合茶园冬季管理,不失时机地开展病虫害越冬防治,对减轻来年的病虫为害作用显著,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正一、为害情况茶丽纹象(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在江西调查仅见茶树上虫口密度高,造成经济损失,其他植物上虫量均很少,是我国各主要茶区的重要茶树害虫之一。江西各县、市茶区均有分布(在海拔970m以上的丰城罗山、九江庐山、婺源鄣山也有为害),但以赣东北和赣西北的北部茶区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经过多年的治理,80年代中期虫口数量明显下降,近年来,部分茶园的虫口量又有上升,局部为害很重。2007年6月1日在婺源茶校的周边村场的茶园,用"盆拍法"调查50盆次,茶丽纹象的成虫数量,平均每盆次有成虫3.3头,最高的每盆次达6.2头。这些茶园茶树上的新梢已完全失去了采摘加工干茶的价值。同年在婺源赋春镇、江湾镇等地调查,部分茶园的为害  相似文献   
6.
赣北茶树病虫年各时期的发生特点与无公害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病虫种类繁多,但茶树年生长周期中主要病虫各地也只是10多种。本文作者根据长期对茶树病虫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结合一年的主要茶事活动,将茶树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划分成越冬休眠期、早春期、春茶期、夏茶期、秋茶期五阶段。并对治理措施要点作了系统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茶苗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是茶实生苗圃和幼龄茶园一种重要病害。1981年婺源县秋口公社王村大队的0.2hm^2多实生苗茶园普遍发生,株发病率(含死苗)达35%;1983年赣州地区园艺场(大余县池江)在成龄茶园中套种的实生苗茶地发生也普遍,但造成死苗的不多。此外,据反映,近年来在吉安、武宁等地的新茶园也有发生。该线虫病对茶苗圃和新茶园的建立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8.
王林志  朱汉珍  汪荣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8+3886-3878,3886
[目的]探明柑橘灰象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方法]从定点茶园采回成虫,用上梅洲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饲养,观察其寿命与产卵量.[结果]柑橘灰象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土为害,其取食时间可持续8个月.成虫平均寿命,雄虫长于雌虫,雄成虫平均为161.07d,雌成虫为129.13 d,雌成虫的产卵期平均为93.40 d,产卵量平均为10 677.73粒.[结论]柑橘灰象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  相似文献   
9.
茶丽纹象(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是江西有机茶园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在赣东北的婺源茶区发生普遍.根据茶丽纹象的为害情况、习性特点及多年的生产实践,提出了该虫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有机茶种植和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药品及所有人工合成的助剂.依据这一基本要求,总结简述了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适时耕作、清园、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及人工捕杀等调节控制有机茶茶园黑足角胸叶甲的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