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越年卵与不越年卵的混产,严重地影响蚕种的生产。这与蚕种化性有关,引起化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与遗传有关外,从卵到蛾整个世代各个时期都会受温度、光线、营养等条件的影响,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到卵巢后是否使每粒卵都受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是复杂的。过去,国内外学者多进行咽下神经节的移植,摘除和催青期间受温度、光线  相似文献   
2.
高温对家蚕蛹期生殖细胞与产卵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蚕种生产过程中,蛹期的保护温度与产卵质量的关系极为密切。过去国内外学者从保护目的温度与产不良卵,不受精卵数量方面研究,至于高温对蛹期的雌雄生殖细胞的影响与产卵质量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蛹期接触高温后,引起生殖细胞的变化与产卵质量的关系,并调查其内外生殖器官是否正常,俾能更确切地了解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蛹不宜接触高温的发育阶段及其原因。 广东6—9月,自然温度常超过32℃,特别是7月有时超过36℃。因此,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经常因遇到高温的冲击而影响蚕种的质量。所以,采用35℃为接触温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继续1983—1984年用高温35℃处理各日蛹期的试验,在1985年4月—11月用新九和7532蚕品种,每日蛹期接触10℃经3天,进行5造来探研对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对雄蛹不会引起化性改变,低温只抑制初蛹期精于头部的伸展,因而影响精子发育,引起不受精卵增多,到第四日蛹期后,睾丸内大多数精子完成变形期,此蛹期之后,低温无引起不良反应。(2)雌蛹相反,低温抑制蛹期第6日和第7日最敏感,这两天蛹期发生非滞育卵明显增多,总产卵数仅为对照区的68一75%,不受精卵及死卵也增多,比对照区高3一4倍。此外由于饲养季节不同,其化性也差异。(3)根据雌、雄蛹对温度反应特点,提出雄蛹初期,雌蛹后期更应避免接触过高或过低温度,提高单位产滞育卵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6—7月气温高日照长期间;如采用26℃±1和短光照每日15小时黑暗综合因素处理新九蚕品种蛹期,可获得平均蛾产525.9粒卵,其中滞育卵为506粒,滞育较深滞育卵率为96.2%,不出现再生卵,而在该时期的自然温度31℃,日照13时10分48秒下的对照区,平均蛾产386粒卵,其中滞育卵只有230粒,滞育卵率仅占59.6%,同时所产的滞育卵,滞育浅。相比之下试验区增产滞育卵276粒,加深了卵的滞育,延长了滞育期。因此温度和光照的条件会改变蛾产滞育卵数量和产的滞育卵滞育深浅之差。说明中温度和短光照条件可以诱导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高温和长光照抑制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导至应产滞育卵的蛾改变为产非滞育卵或产滞育浅的卵。短日照的4月和10月的季节,如果5龄期感受温度稍高于蛹期,可提高产滞育卵率。相反,5龄期温度低于蛹期,虽然蛾平均产卵达518粒,但滞育卵只有417粒,滞育卵率仅占80.5%。出现非滞育卵多。显现出5龄期和蛹期感受变温的效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是用日照长短的变更作为信号,使蛹神经系统感受,诱导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与产滞育卵的关系,调查成虫产滞育卵情况。结果,在广州地区自然光照下,5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成虫产非滞育卵率最高;4月上旬较低,到9月底以后的成虫基本上不产非滞育卵。蛹期日照增长到18小时以上,打破原来早上羽化的规律,整日有羽化。雌蛹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而雄蛹则不会引起化性变化。同品种个体间对日照长短反应有差异,长日照试区敏感的个体产非滞育卵率高,不敏感的个体所产的卵滞育浅,到11月底到12月初,就逐渐解除滞育,提早孵化;短日照区无此现象。品种间对日照长短反应也有差异,新九种比7532种敏感性强,但反应规律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