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寄生蠕虫是观赏动物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它危害着珍贵禽兽类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营养不良,膘体消瘦,以至寿命缩短,严重时还引起动物死亡,给动物园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值得关注的还有一些寄生蠕虫是人、兽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事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掌握园内野生动物感染寄生蠕虫的情况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  相似文献   
2.
3.
防治耕牛血吸虫病是整个血防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保护耕牛,发展农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对耕牛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使用酒石酸锑钾,七十年代又研究成功锑—273、新血防片与敌百虫等,达些药物对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共中一部分药物仍有较大的毒性,甚至引起耕牛死亡。敌百虫对水牛血吸虫病疗效很高,临床付反应一般,已在疫区推广使用,但对黄牛血吸虫病的疗效却很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984年3~7月在湖南汉寿县、西湖农场、常德县(市)等地,以磷酸左旋咪唑对48头自然感染刚刺颚口线虫的猪进行驱虫效果试验,将48头阳性猪随机抽样,分为3、4、6、8、10mg/kg组及一个对照组,每组均为8头猪,以5%磷酸左旋咪唑一次颈侧肌洼给药。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给药后12小时开始排虫,36小时排虫高峰,第三天排虫停止,共收集虫体513条,其中未成熟的虫体84条;第五天粪检虫卵,全部转阴;第七天后将  相似文献   
5.
猪颚口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磷酸左旋咪唑驱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颚口线虫病俗称为“哼食病”。它是由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寄生在胃内而引起的蠕虫病。亦感染于人。本病分布广泛,匈牙利、苏联、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刚果、奥地利、越南、泰国、日本及我国等均有报道。国内有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台湾及我省等流行较为普遍,西北的新疆亦有发现。本病在我省主要流行于洞庭湖滨周围的县市,以及山区的大庸、桑植、慈利、新晃等县;丘陵地区的浏阳、  相似文献   
6.
姜片虫病是人和猪共患的寄生吸虫病。病原为布氏姜片吸虫(Fu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内。被感染的猪一般表现消瘦、水肿或腹泻,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严重感染的病猪,急性期后常变为僵猪,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