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评价不同蛋白酶水解蜂王浆蛋白的效果,本研究以蛋白酶K为试验用酶,对蜂王浆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及水解产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蛋白酶K水解蜂王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5℃,pH 7.5,酶添加量60 g/mL,氯化钙添加量0.01 mol/L,反应时间4 h,水溶性蛋白质提取率为31.03%;蛋白酶K水解蜂王浆蛋白的产物在酸、碱、热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蛋白酶K水解蜂王浆的效果介于植物性蛋白酶及动物性蛋白酶之间,可用于生产富钙型的水溶性蜂王浆.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地熊蜂在重庆地区设施番茄的授粉效果,在重庆市荣昌区龙舌嘴村开展授粉效果比较试验,分析地熊蜂授粉对设施番茄产量、果实品质及畸形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经地熊蜂授粉的设施番茄平均产量为2 206.44 kg/667 m2,与未授粉组相比显著提高了104.95%,授粉组的单果质量、果纵径、果最大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及总糖含量显著高于未授粉组。由此,认为地熊蜂适宜为重庆地区设施番茄授粉,且能够显著提高重庆地区设施番茄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3.
农村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农村微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强农村微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以为农村微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圈养鸵鸟养殖规模的扩大,鸵鸟马立克氏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控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文介绍了圈养鸵鸟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快速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控措施,以为鸵鸟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庆地区中华蜜蜂群势周年变化规律,试验选择重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西部丘陵荣昌(海拔340 m)、南部高山地区金佛山(海拔1 200 m)及东南部高山地区白马山(海拔960 m)为试验点,定群对中华蜜蜂的群势、封盖子及卵虫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庆地区中华蜜蜂最大群势为8.78脾,随着海拔的升高,群势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蜂群内工蜂、封盖子及卵虫数量变化属双峰型,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3—5月中旬,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8—10月中旬;蜂群内一年有两次起王台的高峰期,一次是3月下旬—4月上旬,另一次是7月下旬—9月上旬,第一次起王台时蜂农顺势分蜂,第二次起王台时由于生产秋蜜基本控制不再进行分蜂。  相似文献   
6.
随着圈养鸵鸟养殖规模的扩大,鸵鸟禽痘的快速诊断与防控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圈养幼鸵鸟各类型禽痘的临床症状和快速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控措施,为鸵鸟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甘露蜜又叫森林蜜,是首先由寄生在树木枝叶或枝干上的昆虫(蚜虫、介壳虫、木虱等)采食植物汁液或是树枝所分泌的甜汁,经消化吸收后,排泄于植物表面的一种含糖的代谢产物[1,2]。它含有比蜂蜜高几倍的矿盐和糊精物质,蜜蜂取食后不易消化,易引起中毒,严重时,蜂王和幼虫可中毒死亡。甘露蜜食用后对人体没有危害,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对蜜蜂危害极大。现将重庆某县甘露蜜中毒病例的诊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酶解与包合技术对破壁与未破壁蜂花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选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柚苷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以及β-环糊精开展酶解与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花粉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采用β-环糊精处理破壁蜂花粉,其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P0.05),而碱性蛋白酶处理未破壁蜂花粉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及p H能够显著影响β-环糊精及碱性蛋白酶包合及酶解蜂花粉的效果,包合技术处理破壁蜂花粉的最佳工艺为环糊精添加量250.0 mg/g,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5 h以及p H 8.7,碱性蛋白酶处理未破壁蜂花粉的最佳工艺为酶添加量1500 U/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以及p H 9.5。综上,该研究认为,β-环糊精及碱性蛋白酶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蜂花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蜂花粉不同的预处理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制备水溶性蜂花粉。  相似文献   
9.
随着圈养孔雀养殖规模的扩大,孔雀沙门氏菌性白痢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控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文介绍了圈养孔雀沙门氏菌性白痢的临床症状、快速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控措施,以为孔雀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t\t\t\t\t目的\t\t\t\t\t评价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王浆的效果。 \t\t\t\t \t\t\t\t \t\t\t\t\t方法\t\t\t\t\t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王浆的工艺,并对包合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稳定性及包合产物水溶性进行测定。 \t\t\t\t \t\t\t\t \t\t\t\t\t结果\t\t\t\t\t温度、pH、β-环糊精添加量及反应时间能够显著影响包合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β-环糊精包合蜂王浆的最佳工艺为27 ℃、pH 8.7、β-环糊精添加量12.50 mg/mL及反应时间5 h,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包合产物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97.28±0.15)%;包合产物水溶性蛋白在酸、碱和热条件下能够维持较高的稳定性,−20 ℃和4 ℃条件下保存60 d其外观及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包合产物冻干品的水溶性极显著高于蜂王浆冻干品(P<0.01)。\t\t\t\t\t \t\t\t\t \t\t\t\t \t\t\t\t\t结论\t\t\t\t\tβ-环糊精包合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蜂王浆水溶性蛋白的稳定性及蜂王浆水溶性。 \t\t\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