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小蚕共育是指把一定数量蚕在小蚕期集中饲养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由单位组织人员(联户)饲养小蚕,或由蚕室设备齐全、有相应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户(专业户)饲养小蚕,3龄饷食或4龄饷食第二次给桑后分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养蚕法。小蚕共育有利于集中消毒和小蚕生长,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确保稳产高产;有利于节省劳力、房屋、燃料、桑叶及消毒药品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有利于栽桑养蚕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2.
雄蚕比雌蚕具有体质强健,容易饲养;食桑少,饲料效率高,养蚕成本低等优势。本文就雄蚕杂交种的试验进行小结并提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家蚕发病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梅一枝 《农技服务》2007,24(9):85-85,94
分析了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全面消毒、提倡小蚕共育、桑园治虫等蚕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发展蚕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针对泾县资源优势特点和蚕业发展现状 ,研究探索本县蚕桑持续发展的对策。1 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优势全县现有桑园面积 2 2 10hm2 ,养蚕户 1 97万 ,占全县总户数的 18% ,全年饲养蚕种 5 1万张 ,产鲜茧 2 6 0 0t ,居全省第四位 ,全市第一位 ,产值 30 0 0万元 ,上交农特产税 2 5 0万元。泾县发展蚕桑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一是自然条件好。地属皖南山区 ,亚热带气候 ,无霜期 2 4 0d ,年均气温 15 6…  相似文献   
6.
梅一枝 《福建茶叶》2024,(2):100-102
常态化举办文艺晚会是每所高校的常规操作,多年来学生技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让文艺晚会的举办走向平淡,走向制式化。优秀的茶文化文艺作品融合了“文”与“艺”,使得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演绎过程中通过对茶文化的理解将作品呈现得更为完美。以浙江农林大学几个晚会实例,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晚会中去利用学科与艺术有效结合的方式,也是该专业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希望能够在美育教育的路径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黄村镇位于泾县西南,距县城12公里。该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其中蚕桑产业也占较大的比重,全镇现有桑园300 hm2,年养蚕7 000盒,产鲜茧250t。近年来,受市场、劳力等因素影响,蚕桑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为了黄村镇蚕桑产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笔者建议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桑树萎缩病桑树萎缩病在黄村镇已发现,主要是黄化性,特别在老桑园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是桑树上的"癌症",目前没有很好的药物可控,应引起广大蚕  相似文献   
8.
正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综合利用多元发展之路,业界人士对此已形成共识。蚕桑资源开发空间很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桑叶可做菜、制茶等,桑椹可酿酒,桑枝可产食用菌,蚕蛹可食用,就连蚕沙也可用作饲料、肥料和制作蚕沙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蚕桑副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并已涉及到美容、医药、航空等热门产业,其价值也不断升高,蚕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然而,到目前为止,桑叶茶、桑椹酒等一批成熟的技术却没有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