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桥镇农电列入行政一把手工程在强化农电条块管理中,淮安市东桥镇政府从发展经济、电力先行的高度,着力把农电的事情办好,并列了行政一把手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农电工作的开展。过去,电费难收一直是该镇农电的头等难事。今年以来,镇政府多次召开镇各单位负责人、村支...  相似文献   
2.
张彬  树春  守华  建初 《农电管理》2004,(1):38-39
走进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溪河镇孙李村,提起该村电工孙松,农民们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身为农村电工,乡亲们称颂他是百姓心中的一盏灯;身为乡里乡亲,一位五保老人盛赞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身为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陆士兵夸他是躬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电老牛”。  相似文献   
3.
激素诱乳技术推广应用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3年7年间用"诱乳激素"处理空怀奶牛1302头次,诱乳成功率达86.l%,并有81.6%的牛恢复正常的生理周期,配种后的受胎率达77.4%,直接经济效益为150余万元。本试验表明,对因饲养管理,生殖疾病等原因引起不孕及无乳的成年母牛,用"诱乳激素"进行人工诱乳是完全可行的且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写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本文介绍了从临床变化、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肉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进行确诊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全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的分析,针对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现有的农机维修能力不足问题,从而,提升全县农机维修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昕水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展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是科学制定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并实现流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昕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多年(1958—2015年)气象水文数据,采用M-K趋势检验法分析年降水、年潜在蒸发散和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年径流量序列的突变年份,并根据生态水文分析法与水量平衡原理定量解析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58-2015年,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Z=-5.84,p<0.0001),而降水(Z=-0.72,p=0.31)和潜在蒸散发(Z=-0.5,p=0.88)变化趋势不显著。双累积曲线法表明径流量突变点为1974年和2000年,其中,1975—2000年间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73.14%,土地利用方式仅为26.86%;而2001—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高达103.81%,可见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昕水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今后的流域治理中,需合理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实现昕水河流域水土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8.
贵油7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油7号采用品种间复合杂交,回交和系谱法选择相结合育成,在一般大田生产条件下,130-150kg/666.7m^2原种芥酸含量0.15%-0.30%,硫甙含量12-22μml,含油量38-39%。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生试验及生产示范,于1991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宿松县野生大豆保护区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复兴地区的气象站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气象要素数据结合野生大豆自然发育期生长态势结合统计分析,得出宿松县复兴地区适合野生大豆生长的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气象条件,为野生大豆生长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渭河中游咸阳市南寺村一级阶地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发现了含有波状水平层理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所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了粒度、磁化率、烧失量、CaCO3和石英颗粒微结构表面特征分析,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平均粒径小,磁化率值低,CaCO3含量高,石英颗粒表面“V”形坑和三角痕明显等特征,与风成黄土和古土壤差别显著,判定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通过OSL(光释光)测年及地层学对比,确定古洪水SWD记录了渭河中游3 200~2 800 aBP发生的一组3次古洪水事件,正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向晚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引发了连续的特大洪水事件。此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区域水文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