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帕霉素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药剂,对多种人类疾病有效,近年发现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微生物源农药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而目前关于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还未见报道。为评价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雷帕霉素在不同pH值、温度、初始浓度及光源中的水解特性,同时测定了其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碱性环境、紫外光照及高温有利于雷帕霉素的水解。当其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66.63、38.93及77.00 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144.38、105.00及165.00 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对家蚕和斑马鱼的96 h-LC50值分别为 386.46和3.50 mg/L (有效成分,下同);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48 h-LD50值为8.95 μg/bee,急性接触毒性48 h-LD50值为16.79 μg/bee;对赤子爱胜蚯蚓的14 d-LC50值为223. 81 mg/kg。按照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 (GB/T 31270—2014) 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雷帕霉素对家蚕、斑马鱼、赤子爱胜蚯蚓的急性毒性分别为 “低毒”、“中毒” 和 “低毒”,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为 “中毒”,急性接触毒性为 “低毒”。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属于易降解性药剂,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生防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与不同浓度的NaHCO3 、CaCl2 、MgCl2配合使用,通过离体叶片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生防酵母菌、金属离子及其二者协同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效,同时采用室内平板评价了金属离子对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生防酵母菌对金属离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离体叶片上,0.5%CaCl2、1.0%MgCl2、2%NaHCO3离子溶液防效均为各自浓度防效最高,分别为65.41%、65.79%、82.37%,生防酵母菌浓度为108 CFU/mL时防效最高为57.13%。田间小区试验发现,0.5%、1.0%的CaCl2酵母菌混合液,1.0%、2.0%、5.0%的NaHCO3酵母菌混合液、0.5%的MgCl2酵母菌混合液防效较好,均高于80%。室内平板试验表明,NaHCO3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好,浓度为5%抑菌率达到100%,CaCl2、MgCl2在低浓度时对芒果炭疽菌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表现出抑制作用。CaCl2溶液对酵母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NaHCO3、MgCl2溶液除0.5%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论述了链霉菌的4种诱变方法,即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空间技术诱变和复合诱变。同时对这4种方法的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中物理诱变中的紫外线诱变方法是一种使用时间长、效果好、设备简单、值得推广的诱变剂。化学诱变方法中的EMS、8-Mop、NTG和LiCl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用宇宙系列生物卫星、科学返回卫星、空间站及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进行搭载微生物材料的空间诱变育种是培养新的生物菌种的一种有效方法。将以上诱变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取得更好的诱变效果。  相似文献   
4.
将生防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与不同浓度的NaHCO_3、CaCl_2、MgCl_2配合使用,通过离体叶片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生防酵母菌、金属离子溶液及其二者协同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效,同时采用室内平板评价了金属离子对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生防酵母菌对金属离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离体叶片上,0.5%CaCl_2、1.0%MgCl_2、2%NaHCO_3离子溶液的防效均为各自处理的最高防效,分别为65.41%、65.79%和82.37%;生防酵母菌108 CFU/mL的防效最高,为57.13%。田间小区试验发现,0.5%CaCl_2+酵母菌、1.0%CaCl_2+酵母菌,1.0%、2.0%、5.0%NaHCO_3分别混合酵母菌、0.5%MgCl_2+酵母菌混合液防效较好,均高于80%。室内平板试验表明,NaHCO_3对杧果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好,5%的抑菌率达到100%;CaCl_2、MgCl_2在低浓度时对杧果炭疽菌表现出促生作用,高浓度时表现出抑制作用。CaCl_2溶液对酵母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NaHCO_3、MgCl_2溶液除0.5%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我国杧果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和台湾等8省(区)的104株杧果枝枯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杧果枝枯病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EC50范围为0.005 6~1.285 2μg/mL,平均值(0.395 5±0.230 2)μg/mL,EC_(5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29.5倍。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近似单峰曲线,EC50平均值可作为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基线。根据抗药性分级标准,104株菌株中,均未出现抗性菌株。该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具有一定差异性,存在潜在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116株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 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从国内及国外芒果产区采集病样, 分离、纯化芒果炭疽菌菌株,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分离获得的116株芒果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EC50值为0.000 8~0.073 9 μg/mL, 平均值为0.012 4 μg/mL, EC5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92.4倍。不同采集地区和采集部位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不同, 美国夏威夷的菌株敏感性最低, 广东的最高; 分离自叶片的菌株敏感性最高, 果实的最低。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生产上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但不同菌株的敏感性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 存在潜在的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拮抗放线菌BPS2发酵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er)]拮抗放线菌BPS2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包括发酵液的初步筛选、碳源、氮源、初始pH值、装液量、发酵时间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00mL培养基中蔗糖2.0%、玉米粉2.0%、黄豆饼粉3.0%、蛋白胨0.6%、硫酸铵0.3%、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碳酸钙0.3%,培养初始pH值为6,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30mL,发酵周期为60h。  相似文献   
8.
采用杧果离体叶片接菌喷药统计活菌数的方法,评价16种药剂对杧果露水斑病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能够清除侵染源、平均抑菌效果达50%且持效期达7d以上的药剂有水杨酸、FEA、FEABAYIND、噻唑锌等药剂,平均抑菌效果达50.02%~60.44%;施药后第7天的抑菌效果达50%以上的有FEABAYIND、香菇多糖、噻唑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药剂,抑菌效果达77.78%~56.79%。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中国芒果主产区、泰国、夏威夷等地的127个芒果炭疽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芒果炭疽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EC50值范围为0.005 7~7.850 5μg/m L,最大EC50值是最小EC50值的1 377倍。不同地区、不同染病部位、不同年份的芒果炭疽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不同,采自四川菌株敏感性最低,采自夏威夷菌株敏感性最高;不同分离部位敏感性程度依次为枝、果、叶;2011~2013年,菌株敏感性逐年降低,存在很大的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评价了采集自云南省和四川省的14株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菌株的致病性差异,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其中不同致病力、不同采集地的6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4株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以菌株109致病力最强。供试6株菌株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8~32℃,较适宜生长的pH值为7,能广泛利用供试的9种碳源,氮源中的硝酸钾和L-天冬氨酸有利于菌丝生长。说明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能适应较高的环境温度、广泛的酸碱环境和多种碳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