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就地上部而言,在3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以N、P、K、Fe、Co、Na含量较高,红三叶以Mg、Zn含量较高.在3种禾本科牧草中,鸭茅以P、K、Mg、Mn、Cu、Zn、Mo含量较高,草地早熟禾以Fe较高.3种豆科牧草N、Ca、Mg、V、Sr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比较,豆科牧草的P、K、Ca、Mn、Zn、Na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禾本科牧草的N、P、K、B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生态学类型上对该地区草地进行了划分,进而提出了南方山区草地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藏阿里地区家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飚  樊江文 《家畜生态》2002,23(4):49-51,55
在西藏阿里地区畜牧业生产考察的基础上,对家畜繁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繁育体系建设原则及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提出了西藏阿里地区繁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及内容,并对繁育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针对繁育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红三叶群落营养元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红三叶群落地上部和地下部 1 0种营养元素的影响 ,结果如下 :( 1 )从含量看 ,施氮肥后 ,地上部B明显降低 ,地下部B明显升高 ;施磷肥后 ,地上部N、B显著下降 ,地下部K、P、N上升幅度较大。 ( 2 )就积累量而言 ,施氮肥后 ,地上部大多数元素增高 ,地下部多数元素降低或无变化 ;施磷肥后 ,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 ,大多数元素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5.
红三叶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樊江文 《草业科学》1994,11(5):10-14
结合国内外有关红三叶研究和利用的科研成果,对红三叶的价值,品种分类,生长特性,混播和施肥技术及利用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红三叶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具有很大的栽培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6.
选用代谢能、消化能、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等6项指标,进行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载畜力的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代谢能或者消化能作指标较为适宜,通常不宜采用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质作指标,特别是当牧地饲用植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各种人工牧地和高寒类天然牧地)或较低(如草丛类和南方区的天然牧地)之时.  相似文献   
7.
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是掌握草原资源现状和发展动态的首要基础工作。我国的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基础薄弱、更新慢、发展滞后,使得我国草原资源底数不清,趋势不明,无法满足草原精细化管理需求。我国草原监管正处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期,总结和分析国际草原大国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将有利于我国草原监管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际草原大国在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草原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国际经验表明,开展多时间尺度精细监测、设置丰富的监测指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固定观测网络、开发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发展数据传播共享机制、扩大成果应用范围、组建专业技术队伍、鼓励公众参与等做法,更能满足当前多元利益主体间多目标、精细化草原管理需求,值得我国草原监管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8.
几种优良人工牧草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占池  杜菁昀 《四川草原》2003,(1):26-28,41
就地上部而言,在3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以N、P、K、Fe、Co、Na含量较高,红三叶以Mg、Zn含量较高。在3种禾本科牧草中,鸭茅以P、K、Mg、Mn、Cu、Zn、Mo含量较高,草地早熟禾以Fe较高。3种豆科牧草N、Ca、Mg、V、Sr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比较,豆科牧草的P、K、Ca、Mn、Zn、Na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禾本科牧草的N、P、K、B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氮肥对红三叶和鸭茅草地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红三叶和鸭茅单、混播草地对施氮肥的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氮肥对鸭茅的株高、分蘖及产草量具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红三叶对氮肥的反应则不十分明显。同时施肥后,单播处理牧草的产量增幅比混播处理大。试验结果还表明,鸭茅和红三叶产量与施氮肥量均呈指数关系。通过对单播鸭茅和混播草地总产对氮肥的反应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把混播草地对氮肥的利用情况及氮肥对该草地中红三叶固氮作用影响的变化规律分为3类:第1类为混播草地投入最低氮肥量,草地生产力较低,此时红三叶能提供较高氮素价值量;第2类,混播草地投入中等氮肥量,草地生产力中等,但红三叶提供氮素的价值量减小;第3类,投入较高氮肥量,但红三叶失去提供氮素价值。本试验显示,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对混播草地以少施氮肥为好,特别是在0~0.3t/ha范围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生态模型模拟和尺度转换手段,分析中国退牧还草综合治理工程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和质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探讨生态系统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机制,为退牧还草工程的生态成效评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草地生态系统面积保持平稳,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稳定,但局部区域仍存在草地与农田、湿地和荒漠间的相互转化;2)研究区草地退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植被覆盖度略有增长,叶面积指数略呈波动式增加,净初级生产力呈显著上升,草地植被呈现恢复转好态势,生态系统总体质量有所提高,生态环境向良性演变;3)研究区生态状况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转好,局部变差,各亚区整体水平排序为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治理区>青藏高原江河源退化草原治理区>新疆退化草原治理区>蒙甘宁西部退化草原治理区;4)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草地保护,气候暖湿化促进植被生长与恢复,人类活动干扰局部地区生态系统,三者共同影响研究区总体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