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快速检测乳制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将纳米氢氧化钛和纳米氢氧化锆固定在滤纸片上以去除PCR反应抑制因子,并以Nuc为靶基因,建立一种无需样品前增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同时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用性,并评估该方法所用试剂在冷冻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该PCR快速检测方法在检测97株目标菌及83株非目标菌后未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该方法无需增菌处理,可在4 h内完成检测,检测限为101 CFU·25 g-1或101 CFU·25 mL-1;该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在实际乳制品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及活菌检测率均一致(符合率100%);此外,该检测方法所用试剂在-20℃冷冻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12个月。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实用性良好,能有效去除样品基质中的PCR反应抑制因子,为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叶酸是细胞代谢的重要中间体,人类由于缺乏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需要从膳食中摄取叶酸。由于谷氨酸尾数目的差别,生物合成的叶酸更容易被人体利用。一些植物乳杆菌菌株可以合成叶酸,但培养条件对叶酸合成有较大影响。选择一株高产叶酸的植物乳杆菌4_3菌株,探讨了在同一培养基中,不调节pH和使pH稳定在6.0对其生长状况和叶酸合成的影响。比起不调节pH,维持pH 6.0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的活细胞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在pH 6.0的培养基中,叶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均要高于不调节pH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最近接到一些农村养猪户和养猪专业户来信,提出怎样防治猪中暑?怎样防治猪食盐中毒?猪亚硝酸盐中毒、农药中毒?和霉菌中毒等。现答复如下: 一、怎样防治猪中暑? 中暑是因高热或烈日照射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常常发生于炎热夏天,如水泥屋顶通风不好猪舍,农家矮小不通风猪舍,夏季长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贡献细菌型豆豉风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豉是集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于一体的大豆微生物发酵食品,风味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决定豆豉的质和消费者的可接受度。利用纯种芽孢杆菌发酵,会使豆豉风味单一,且具有不同程度氨味,加入乳酸菌(LAB)混合发酵能显著改善豆豉风味。本文综述了细菌型豆豉的主要风味物质,并且重点探讨了LAB所产主要风味物质的可能形成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改善豆豉风味、合理控制生产工艺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无需样品前增菌即可快速检测叶类蔬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本试验将β-环糊精和牛乳蛋白包被活性炭结合用于去除叶类蔬菜基质中的PCR反应抑制因子,从而促进该菌的回收,随后以iap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用性,并评估该方法所用主要试剂在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与prfA序列相比,该方法检测78株目标菌和63株非目标菌后,无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特异性为100%;该方法无需前增菌,可在4 h内完成检测,灵敏度为101 CFU·25g-1;该方法与常规培养法在实际叶类蔬菜样品中目标菌的检出率、活体菌检测率均一致(符合率100%);所用的主要试剂在-20℃冰箱中保存至少12个月后仍可正常使用,稳定性较好。综上,该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叶类蔬菜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且实用性较好。本研究结果为降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消费者造成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仔猪白痢是仔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一般以10—20日龄仔猪发生最多。诱发仔猪白痢原因很多,属于母猪方面的.为母猪过肥或过瘦、年老,以致乳量不足,母猪发情、乳房炎、拒绝哺乳等;属于仔猪方面的,是仔猪贪食污水、尿液、残料。仔猪过于弱小,吃不上母乳等;属于饲料方面的,是吃了发霉变质饲料,突然改变日粮,长期缺乏青料等;属于管理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进行不同剂量的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包衣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较理想的防治作用,随着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有效成份浓度的增加,其防效增强,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4.2g~7.0g/kg种子或加2mL成膜剂。  相似文献   
8.
为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进行溯源,对乳房炎奶牛和正常奶牛的乳头擦拭子和牛奶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V4-V5高变区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使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乳房炎奶牛乳头和牛奶中微生物组成呈现明显差异:在门的水平上,乳头丰度最高的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牛奶则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乳头样品均含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而牛奶中几乎没有,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细菌仅存在于乳头中;在属的水平上,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仅在乳头上检测到,牛奶中丰度最高的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其仅存在于2个乳头样品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在两类样品中都有,但乳头的含量高于牛奶。奶牛患乳房炎后乳头和牛奶的微生物群落与正常奶牛也有差异: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仅在乳房炎奶牛乳头中检测到,正常奶牛没有,乳房炎奶牛乳头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高于正常奶牛,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仅在乳房炎奶牛牛奶中检测到,正常奶牛没有。奶牛乳头与牛奶中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极大,奶牛患乳房炎后乳房外和乳房内微生物组成都会发生变化,外源病原菌和内源病原菌都可能引起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和验证13%氰氟·吡啶酯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对水稻田稗草、千金子等杂草的防治效果,2019年在崇阳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3%氰氟·吡啶酯乳油和10%氰氟草酯乳油组合对稗草和千金子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2用药量13%氰氟·吡啶酯乳油80g+10%氰氟草酯乳油150mL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15d、35d、45d对稗草防效分别达到64.8%、96.7%、94.8%和94.9%,对千金子的防效分别达到64.4%、97.8%、93.9%和92.2%,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菌学分析手册、美国农业部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李斯特氏菌(Listeria spp.)的检测方法,对从河北省6个主要果蔬种植基地采集的5种蔬菜和4种水果(共27 000份)进行李斯特氏菌定性检测,采用GB 4789.30-2016中的平板计数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Listeria marthii(0.41%)、Listeria thailandensis(0.25%)和Listeria fleischmannii(0.17%)3种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较高,其他近年新发现的12种李斯特氏菌(Listeria newyorkensis、Listeria floridensis、Listeria rocourtiae、Listeria weihenstephanensis、Listeria valentina、List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