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感官检查法 此法是指用人的感觉器官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辨别。凭感观看,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偶有少量结块,有浅黄色和淡褐色、色泽一致,具有豆香味。而如果豆粕中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  相似文献   
2.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技术目前推广普及率不高,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率低的原因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在花生上用于浸种,效果显著。6 号、7 号、8号分别使用10m g·kg- 1、20m g·kg- 1和30 m g·kg- 1均比对照增产,其中8 号使用20m g·kg- 1和30m g·kg- 1增产2385% ~2668% ,使用7 号30m g·kg- 1和使用6 号10m g·kg- 1增产1734% ~1943% ,使用7 号10m g·kg- 1和使用6 号20m g·kg- 1增产1282% ~1485% ,增产增收均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元谋蔬菜产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现正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迈进。面对全国异军突起的蔬菜产业,理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综合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对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乃至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花生化学诱变育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的化学诱变育种,国内外均先后开展了试验研究。我所自一九七二年用亚硝基R盐处理正在生长着的花生植株上的花药,从诱变后代中获得了有利的变异株,并从中选育出早熟、高产的花生新品种——油诱。一、化学诱变剂的选择目前常用的诱变剂,按其化学结构、作用方式及其来源可分为四类:一是烷化剂:如甲基磷酸乙脂、乙基乙烷磺酸盐、硫酸二乙酯、乙烯亚胺、亚硝基烷基脲等;二是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5—溴去氧尿核甙、5—氟脲嘧啶、2—氨基嘌呤、马来(月先)肼、咖啡碱等;三是抗生素:如丝裂霉素、重氮重氨酸、链黑霉素等;四是其它类:如羟胺、秋水仙素等。  相似文献   
6.
1974年以来对我区花生重点产区的调查,花生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E·F.Smith)在老病区逐年扩大蔓延,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较集中的南康,赣县和赣州市等,近年来扩大了甘蔗、烟叶和黄麻等种植面积后,水旱轮作年限缩短,病害发炎及危害花生程度都趋向严重。发病面积达30%左右,发病率最低为5%,一般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7.
应用于花生营养诊断的植株常规化学分析法,虽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的优点,但操作繁复,手续冗长,且需一套常规分析的仪器和设备,只能在专门的实验室内进行。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农村适用的快速诊断方法,用以指导花生施肥和栽培,从而夺取高产,这是花生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供的诊断方法是解决这项任务的一个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
花生青枯病自1974年以来在我区有逐年扩大蔓延的趋势,尤其是南康、赣县和赣州市等,病害发生面积愈来愈大,为害花生愈来愈严重。发病面积已达30%左右,发病率最低为5%,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发病率在50%以上,甚至成片枯死。为此,近年来,我们在试验的同时,做了田间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有关发病情况与防治的调查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我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主一。历年来花生播种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左右,它在稻田水旱轮作上,对提高土壤肥力和增产粮食,具有重要作用。 从1972年起,我们开展了化学诱变育种的试验工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条新途径,较有性杂交育种,简便易行,后代稳定快,能大大加快育种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粮、经作物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耕地养分状况、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总结元谋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成绩,分析探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加快推进现代配方施肥技术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