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猪乙型脑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乙型脑炎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发热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日本、朝鲜、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我国除西藏、青海、新疆为非流行区域外,其它省市均为乙型脑炎的流行区,尤其在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最容易发生乙型脑炎。其特征为公猪睾丸发生肿胀和妊娠母猪产死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河北省貉细小病毒(RDPV)生物学特性,通过细胞培养从河北省某貉养殖场发病貉组织样品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病料样品的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及形态学观察、猪红细胞凝集试验、基于VP2基因建立的系统发生树分析、同源性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用特异性引物对病料样品进行PCR鉴定,可扩增得到573 bp特异性条带;分离病毒可在F81细胞中进行培养并产生明显的CPE;电镜下可见25 nm左右细小病毒样病毒粒子;猪红细胞凝集试验(HA)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猪红细胞血凝效价可达到1∶1 024;VP2基因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RDPV-HeB16与RPDV-LN10-1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参考序列VP2基因相似性在98.4%~99.5%之间;将病毒培养物感染健康貉,结果显示感染组的貉均出现典型RDPV临床症状,正常对照组未发病。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从发病貉病料样品中分离到1株RDPV,命名为RPDV-HeB17。本研究所获数据将对我国RDPV的流行及该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疫苗和诊断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动物检疫工作来说,需要将兽医理论中的各项诊断措施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对禽畜产品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通过对检疫结果进行分析,就能够及时了解疫病的流行情况,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在疫病开始蔓延和扩散前就将其遏制,所以动物检疫工作十分重要。生猪屠宰检疫是我国动物检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肉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生猪屠宰检疫包括宰杀前的活体检疫、宰杀中各器官检疫和宰杀后的疫情检查。将屠宰工作切实有效地落到实处,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滑动运动和细胞黏附试验,研究羌活油对沙门菌体外致病性的影响。随后,选择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灌胃攻菌建立沙门菌感染小鼠模型,并给予一定剂量的羌活油治疗。通过感染小鼠存活率、靶器官(肝脏和脾脏)菌落定植数、盲肠组织病理学和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等指标评价羌活油对沙门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体外试验显示,羌活油在质量浓度为0.032 g/L时,显著抑制沙门菌的滑动运动水平,显著降低沙门菌黏附至HeLa细胞,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不影响细菌生长和无明显细胞毒性;100 mg/kg体质量的羌活油显著提高沙门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缓解感染小鼠盲肠组织病理损伤,降低感染小鼠靶器官(肝脏和脾脏)菌落定植数和盲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羌活油是一种治疗沙门菌感染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5.
用葡萄黄素(staphyloxanthin, STX)抑制试验筛选药物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抑制STX的有效成分,经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和生长曲线测定评价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drug-resistant S.aureus,MRSA)生长的影响,通过氧敏感性试验和酸碱胁迫试验验证药物在体外对S.aureus毒力的影响,并通过黏附试验进一步验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在转录水平对药物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补骨脂醇提物具有显著的STX抑制作用,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其中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在较低质量浓度即可显著抑制STX的生成(IC50=0.529 mg/L);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呈剂量依赖性增强MRSA菌株USA300对过氧化氢的氧敏感性及降低其在酸碱胁迫环境中的存活率;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能够抑制USA300对A549细胞的黏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通过抑制STX降低了S.aureus的致病力;最后通过RT-PCR发现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处理后USA300菌株STX生成途径及上游途径的6种基因表达均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侧柏叶颗粒剂(Platycladi cacumen granules, PCG)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Ⅳ型菌毛系统(typeⅣpili, TFP)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首先,在体外进行滑动运动和生物被膜测定2种表型试验,验证PCG对TFP功能的抑制作用;随后,通过细胞黏附试验测定PCG对产气荚膜梭菌黏附至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的影响;最后,通过qRT-PCR测定PCG对TFP基因转录的影响,并结合透射电镜(TEM)观察PCG对TFP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PCG在质量浓度为1.3 g/L时,显著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滑动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显著抑制产气荚膜梭菌黏附至Caco-2细胞,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对Caco-2细胞无明显检测毒性;qRT-PCR和TEM结果表明,PCG通过降低产气荚膜梭菌的TFP相关基因virR、virS、pilA、pilD、pilT、pilC和pilM的转录水平,破坏TFP菌毛形态,抑制TFP介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