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导致中国沈阳空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 ,沈阳所面临的空气污染情况在中国北方城市是相当典型和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32种主要农产品的2011-2020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产品利润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提高了农产品成本利润率.虽然农地流转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总成本,但是对前者的影响远大于后者,从而提高成本利润率.并且,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土地成本,但是对生产成本的降低较小,从而总体上提高了总成本.重新测算农地流转率后上述结果较为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流转对粮油农产品和非粮油农产品的影响相反,降低了粮油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主要原因是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粮油农产品的土地成本,但是并没有提高产量、减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总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出租转包形式占比显著降低粮油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而股份合作形式则相反,能够提高成本利润率,主要原因是股份合作形式虽然没有增加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但是显著减低了土地成本,从而降低了总成本.  相似文献   
3.
以2009年8月4日蒋家沟的一场泥石流入汇小江后泥沙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蒋家沟泥石流入汇小江后的泥沙输移特征。泥石流为小江直接提供了大量的悬移质泥沙,导致入汇时小江输移的泥沙量剧增,输沙率达到了平时的5倍以上;部分堆积于入汇口的泥石流固体物质也在泥石流结束后受小江水流冲刷再次起动,使小江悬移质输沙率在泥石流结束后呈平稳下降,与蒋家沟呈幂曲线下降形成明显的区别。由于泥石流输入的泥沙中细颗粒更容易被小江水流输移,因此尽管入汇的泥石流泥沙中粗颗粒含量较高,但在小江泥沙中含量增加的却是较细的粉沙、黏土颗粒,小江悬移质的中值粒径与含沙量、输沙率和流量的关系曲线都呈上凸形。  相似文献   
4.
莆田市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农机监理去冬今春,莆田市无牌无证的农用拖拉机上道路违章行驶的情况极为严重,农机事故时有发生,给该市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并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及运输正常畅通,市府于元月10日召集市纪委、监察、纠风办、交...  相似文献   
5.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7-2005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三种作物中,玉米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大豆次之,水稻则处于劣势,但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解决“三农”问题,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佳  程杨  张应良  程君 《南方农业》2012,(12):65-67,82
介绍重庆市绿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制度,改善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建设绿色畜牧业发展的产业体系,创新绿色畜牧业科技"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方向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7-17,23
通过对舒城县春秋乡近十年债务情况调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化解村级债务对策建议:加强领导增强化债意识,明确债务落实化债措施,发展农村经济,寻找经济增长点,健全制度,严格把关等,为化解村级债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调查数据为经验资料,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了估测。通过研究认为:在地域上,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区域;在产业上,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在现有制度框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将呈逐步扩大的态势,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预期目标还比较艰巨。作为重庆来讲,应加快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将有利于推动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