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灰仓鼠作为试验动物已经有一些研究和报道,将普通级灰仓鼠净化为清洁级灰仓鼠,其生活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灰仓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清洁级灰仓鼠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1材料1.1试验动物试验动物为新疆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的普通级、清洁级成年灰仓鼠各10只,雌雄各半,分别在普通和屏障环境下饲养,自由饮水、采食,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2.
可调控胰腺癌转基因小鼠的模型,对人类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具有可模拟性,所以在人类胰腺癌的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运用转基因技术制备可调控胰腺小鼠模型的基本原理、国内外胰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可调控胰腺癌转基因小鼠的模型,对人类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具有可模拟性,所以在人类胰腺癌的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运用转基因技术制备可调控胰腺小鼠模型的基本原理、国内外胰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鼠疫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科学家经研究发现14、16世纪及18世纪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和法国的肺鼠疫就是因鼠疫菌耶尔森而引起。在1980年科学家们在耶尔森菌中发现了质粒,随后Ferber和Brubaker研究发现鼠疫耶尔森菌含三种质粒分别是:PMT1、Ppst、PYV。近年来全球学者围绕耶尔森菌的质粒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PMT1、Ppst、PYV这三种常规质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对质粒的研究可能可以解释了鼠疫在自然界存在的原因,并且是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实验基础。目前所知这三种常规质粒是影响鼠疫菌的毒力、致病性、至其检测和保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转基因小鼠的制备技术,试验着重对注射DNA的制备、高质量受精卵的获得、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及早期胚胎检测等各步骤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移植后出生的小鼠经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阳性鼠检出率由1.85%(2/108)增加到23.36%(25/107)。由此说明,通过注射DNA的改良、技术优化以及GFP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转基因效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为高效制作转基因动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布鲁氏菌候选保护性抗原L7/L12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经PCR扩增羊种布鲁氏菌16M株L7/L1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ET-22b-L7/L12,经双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E.coli 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后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了16 ku的重组L7/L12蛋白(r L7/L12),且纯化效果较好。将r L7/L12以100μg/只腹腔注射免疫6周龄SPF BALB/c小鼠,14 d后以50μg/只加强免疫。首免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及49 d分别对所有小鼠尾静脉采血,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 G抗体、其亚型(IgG1、Ig G2a)抗体水平及二者比值;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首免后21 d和35 d两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0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首免后14 d,小鼠血清中Ig G抗体水平迅速升高,于首免后21 d达峰值并持续至首免后49 d (P<0.01),对照组小鼠则一直无抗体产生;首免后14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