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蝗虫灾害是人类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农牧业、环境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蝗虫学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60年前,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0年过去了,中国蝗虫学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文主要综述了最近60年中国蝗虫学研究的发现与创新,展示蝗虫分类学、生态学、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蝗虫控制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是世界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30年,我国科学家深入揭示蝗虫两型转变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飞蝗的综合生物学研究积累使飞蝗成为继果蝇之后又一个昆虫模式系统。更重要的是,我国科学家开发的真菌生物农药和群聚信息素可以作为重要的防治手段用于蝗灾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湘西黄牛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南方优良地方品种湘西黄牛的肉质特性,选用8头湘西黄牛青年公牛,对肉质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鲜肉中脂肪含量为4.80%,蛋白质含量为23.21%;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48.4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UFA)为41.00%,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TFA)的比例为45.85%...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南方冬—春季牧草缺乏及能够合理利用南方稻草资源,对燕麦秸—稻草混合青贮样品设置了4个处理.结果表明,1号处理pH、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青贮饲料(P<0.05),4号处理的pH和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青贮饲料(P<0.05),4号处理粗蛋白含量最高,且4个处理间粗蛋白含量存显著性差异(P<0.05);4个处理组均未检测出丁酸.综合试验结果,单贮燕麦秸可以得到优良的青贮饲料,且鲜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燕麦—稻草混贮效果与其相近.  相似文献   
4.
康乐 《四川畜牧兽医》2014,41(10):56-56
<正>1病原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既能直接传染,也能间接传染,其有一定的潜伏期。病羊特征为高热,咳嗽,有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和胸膜肺炎。2流行病学本病只发生于山羊,成年  相似文献   
5.
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与上位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应用 16 8个DNA标记 ,对水稻中 15 6 (高产 )×谷梅 2号 (低产 )的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 ,构建了全长为 14 4 7.9cM、覆盖水稻基因组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于 2 0 0 1年分单季和连作晚季两季 ,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以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种植该群体的 30 4个株系及双亲 ,考查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 6个产量构成性状。采用QTLMapper1.0 1统计软件进行QTL定位、上位性分析及其与环境 (季别 )的互作效应分析 ,共检测到产量构成性状的 30个加性主效应QTL ,分别位于除第 5、9染色体以外的 10条染色体上 ,另有 2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 ;还检测到 31对影响产量构成性状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QTL。在所有的上位性互作效应中 ,多数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贡献率及效应均较小 ,没有检测到上位性互作效应与环境的显著互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的影响。选择225尾初始体重为(9.0±0.5) g的花鲈,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各组分别饲喂以酶解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饲料中0(FM组)、25%(ESPI25组)、50%(ESPI50组)鱼粉的等氮(粗蛋白质水平为44%)等脂(粗脂肪水平为11%)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 FM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摄食量(FI)显著高于ESPI50组(P<0.05)。2)FM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EPSI50组(P<0.05)。3) ESPI25组和ESPI50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FM组(P<0.05)。4)ESPI50组的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FM组(P<0.05)。5)ESPI25组和ESPI50组的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  相似文献   
7.
粮食储藏直接关系着人们所食用粮食的质与量,先进的、适用的储藏技术能最大限度降低储藏期间的粮食损耗,而性能合理的粮仓则是优越储藏技术发挥作用的基础。我国粮食存储的主体是农户,但目前农户储粮在我国是最薄弱的环节,因此,研究适合农户使用的储粮装具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是在参考现有粮仓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合农户家用的储粮仓。通过CFD软件对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粮仓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模拟,对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储粮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低温和中温条件下,该装具有较好的储粮效果,在极端高温或者高湿条件下,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加强,容易导致粮食发生霉变和虫害,发生储粮损失。  相似文献   
8.
以昌都地区川西云杉解析木资料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川西云杉林木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用样地调查实测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精度,并绘制胸径、树高、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其生长规律。树龄<25a时,即幼龄林时期川西云杉的生长速率相对较快;25a后胸径、树高及材积的生长相对稳定,但仍维持了较高生长速率。其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30年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量在第45年最高;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最高点一般比胸径相应的推迟20a。从材积生长规律上来看,川西云杉的平均和连年生长量仍有上升的趋势。鉴于其数量成熟龄出现较晚,在生产经营中应适时的采取间伐抚育,以保证林分的最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氮、磷、钾、镁、锌、硼肥对木薯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最佳施肥处理OPT(N+P+K+Mg+Zn+B)、减氮施肥OPT-N、减磷施肥OPT-P、减钾施肥OPT-K、减镁施肥OPT-Mg、减锌施肥OPT-Zn、减硼施肥OPT-B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测定各处理木薯产量以及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吸收强度。【结果】OPT处理木薯所吸收的N、P、K、Zn养分主要累积在茎部,Ca、Mg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和茎部,B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部位中。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呈抛物线状,在块根膨大期前呈逐渐提高,块根膨大后,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逐渐下降。增施N、P、K、Mg肥,木薯产量分别提高38.01%、13.09%、23.14%和8.99%;增施1 kg N、P2O5、K2O、MgO木薯产量分别增加101、54、22和49 kg;OPT处理产值最高(13217元/ha)。【结论】施肥均可提高木薯的养分吸收量,但K、Za、B肥会抑制Mg的吸收。不同施肥条件对木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辐射减弱和O3胁迫对作物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TC)和遮荫网,开展了辐射减弱和O3胁迫的大田试验研究.实验设置4种处理:CK为野外大田组,T1为40%遮荫,T2为100 nL/LO3,T3为遮荫40%和100 nL/LO3的复合组.结果表明:T1和T3组冬小麦的生育期延长且推迟,T3组株高无明显变化;T2组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单株干物质重均降低,T3降幅最大;各组灌浆速率均降低,T3组降幅最大;T1和T3产量、千粒重、穗数、穗粒数和穗重显著降低,T2组穗数无明显改变.由此可见,复合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较接近40%遮荫;粒重降低主要是因为灌浆速率的降低,灌浆时间的影响较小;产量的降低主要是千粒重、穗数、穗重的降低,降幅最大,但小于两因子单独累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