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羊口疮病毒的提纯及其囊膜亚单位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羊口疮病毒的纯化程、病毒囊膜蛋白亚单位的分离和鉴定作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差速离心联用30—45%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羊口疮病毒的程序,具有操作简便、提纯度高、收获量大的优点,为纯化痘类病毒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中性无离子去污剂Triton X-100与2-ME一起,可有效地裂解羊口疮病毒,其使用最适比例是去污剂缓冲液:病毒为1ml∶1mg,此去污剂缓冲液为0.01M Tris HCl、0.5M NaCl、1.5%Triton X-100 (pH7.8)。在同等条件下,中性无离子去污剂Triton X-100与NP-40可以互相替代;羊口疮病毒经SDS-PAGE分析,最少可泳动出28条多肽区带,其分子量范围在14—190K道尔顿之间,病毒囊膜蛋白亚单位由18条多肽区带组成,主要多肽区带的分子量为45.7、40.7、38.0和33.1K道尔顿,这些区带均位于病毒粒子的表面;用病毒亚单位免疫羊只,能有效地激发机体产生抗全病毒抗体(免疫后14天血清平均ELISA单位数增高,21天达到高峰),而且还能诱导部分羊只发生细胞免疫反应(皮内迟发性变态反应阳性),证明这种亚单位制剂对羊只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武威市某奶牛场从1986年11月开始到1987年春夏季,连续发生以犊牛腹泻、下痢为特征的疾病。一般于15日龄内发病,1—3日龄尤为多见。粪便呈水样,黄色或黄绿色,重者粪便带血,混有肠粘膜,多因衰竭、脱水及酸中毒或败血症于2—3日龄死亡。发病率70%以上,死亡率25%。送检病料实验室诊断,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口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羊口疮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病理学、血清学诊断以及免疫预防等问题所进行的系列研究结果。应用电镜技术,首次在国内观察到了羊口疮的病原——羊口疮病毒。对该病毒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病毒的感染范围比较广泛,对干燥耐受性强,对热、紫外光和福马林敏感;在奶山羊睾丸细胞上生长良好,CPE变化显著,并有多倍性现象;通过系统取样和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的主要复制过程,以及培养细胞本身的亚微结构变化。试用差速离心联用30—45%蔗精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能有效地提纯病毒,为纯化痘类病毒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中性无离子去污剂TritonX—100与2—巯基乙醇联合,可使病毒裂解,便于分离囊膜蛋白亚单位;用SDS—PAGE分析法,发现病毒最少可泳动出28条多肽区带,而病毒的囊膜亚单位则由18条多肽区带组成。将病毒亚单位作为抗原免疫羔羊,可激发羊只产生抗全病毒抗体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羊口疮在甘肃省存在历史已久,分布广泛,对养羊业危害严重;病的自然感染主要见于绵羊和山羊,以羔羊最为易感,除口唇感染外,未见其他临诊病型;采取不同地区的病羊痂皮在羊体作交叉免疫试验,未发现病毒有型别差异。人工感染病羊的血常规检查和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表皮的网状变性、真皮的炎性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最特征。首次在国内将反向间接血凝、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琼脂凝胶扩散以及血清中和等五种血清学方法用于羊口疮的诊断,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中前三种方法在当时的国外文献中也未见有报道。以改良、完善现行方法为目的,对活毒苗免疫接种法作了系统的研究,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急性免疫措施,有在疫区推广应用的价值;对灭活苗所进行的探索性试验表明,灭活的病毒似能激发羊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灭活苗的免疫效果以及研究其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