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对介壳虫的传播方式,曾有报导:“这一类昆虫借助于风、流水、其它昆虫……而传到很远的地方去……”。为了研究桑介壳虫传播方式,特别是能不能通过水流来传播,我们于1986年对三代若虫连续进行了涉水试验,现将情况简报于后。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1.以大田培植一年并已有桑介壳虫侵害的苗木,于早春移栽于自制的方框式花瓶型木匣中(15×10×8厘米),并连匣假植在大  相似文献   
2.
3.
4.
5.
关于介壳虫爬行传播方式,前人曾提到“(若虫)在很小的范围内爬行,其爬行距离也有限,一般只在本植株内的不同部位或邻近的植株范围内活动。”但是具体研究桑介壳虫爬行传播的记载,尚未见有报导。为了摸清桑介壳虫传播途径,笔者在1986年春夏秋3期对桑介壳虫若虫连续3代进行爬行传播试验,观察若虫的爬行能力及爬行速度,从中想得出桑介壳虫能否通过自身的爬行能力,从一株桑树爬到另一株桑树上去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6.
孟光明 《植物保护》1989,15(5):47-47
在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grgioni)的人工饲养工作中,经盆栽桑苗和马铃薯块茎2种方法的比较,认为后者优于前者,现介绍于下: 一、盆栽桑苗饲养法:桑白蚧雌成虫因固定不动,所以不能将它随意迁移用作室内饲养;虫卵仅0.2毫米,而且光滑无粘着性,不容易移栽。利用盆栽桑苗,在其主干上移接若虫,进行饲养。花盆可平稳地横放在解剖镜下,能自由倾斜转换方向,便于操作和观察。  相似文献   
7.
8.
9.
<正> 据1986年初在农村调查,我市郊区桑园治虫方式主要是穿插在二个蚕期中间的蚕事空闲时期,抓紧这一时机喷药治虫,采取“与虫争叶”式的快速治虫。这是在追求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所形成的治虫方式。否则,若完全按照预测预报或某些参考书的要求进行治虫,则因害虫种类多,各种害虫世代多,盛发期又各不相同,这样全年治虫次数势必要大大增加,也必定多次与蚕期相重叠,蚕儿农药中毒事故也必然增多,一些栽桑参考书  相似文献   
10.
<正> 为改进防治桑天牛的方法,我们试用药棉堵塞蛀孔,药杀桑天牛幼虫,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方法是:把蚕豆大小的棉球或5分硬币大小的碎布块装入一只口径较大的旧料瓶内(容积约30—50毫升),然后倒入80%敌敌畏原液,使棉花或碎布块湿润吸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