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稗草和三棱草是水稻田的两种恶性草,在水稻生长期间,与水稻争肥、争光、争水,最终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2004年我们用两种除草剂进行灭草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今年使用扑草净、百阔净稻田灭草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萨福克、陶赛特等肉用种公羊为父本,以博州本地蒙古羊(简称土种羊)为母本,采用人工授精(鲜配)技术进行杂交改良,对杂种与土种同龄羔进行对比测定。杂种一代(F1)公母羔初生重和断奶重明显高于土种羔羊,各项产肉性能也均高于同龄本地土种羊。  相似文献   
4.
昭苏马场燕麦草地适时刈割及青贮调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伊犁昭苏马场燕麦地分别于7月中旬和8月中旬刈割调制青干草,比较和分析不同刈割期对产草量及加工牧草品质的影响;并用7月份刈割燕麦草调制青贮,查明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7月份刈割燕麦草地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8月份刈割,但不同刈割期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8月份刈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适时刈割的燕麦草青贮的乳酸含量达到3.19%,p H下降至3.85。青贮的CP含量与原料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而NDF和ADF含量与原料相比分别减少16.13%和12.46%。结果表明,昭苏马场种植燕麦并适时刈割可提高产草量和品质,刈割燕麦草的青贮调制能保持原料草有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剖析草地资源属性和生产模式的突出矛盾,进一步认识草地资源和草产业的本质与优势,把形成新的草地利用配置体系、新的人工饲草料生产体系、新的现代草牧业经营体系和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现有规划、工程项目更趋完善,得到国家更大的支持,使之更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有毒植物,可引起牛、羊、马、骆驼等家畜中毒,给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但是经过研究变异芪的主要有毒物质是吲哚兹定生物碱一苦马豆素,是一种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的物质,已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为了研究变异黄芪的人工种植技术,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增加牧民经济收入,开展了此项试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索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宿主脾脏组织中引发的免疫应答途径。首先利用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HN01菌株)感染小鼠,建立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之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脾脏转录组数据,并使用COG、KOG、eggNOG、GO、KEGG数据库对测序结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功能注释与分析,同时对于显著富集到关键免疫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软件和KEGG mapper进行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核心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最后选取关键的10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中筛选出3 38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1,log2|FoldChange|≥0.5),其中1 691个基因上调,1 689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脾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发挥信号转导的功能,其主要参与的生物途径包括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约28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后,其中9个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测序一致,分别是C3、Cd4、Cxcl13、LckGnai1、Grap2、IL-6、Cxcr6及Serping1基因。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脾脏在抵抗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中参与了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Matlab软件对切割器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绘制了往复式切割器切割图,形成了重割区、漏割区面积--曲柄转速关系曲线图。结果表明:当刀刃高度和机器前进速度不变时,重割区和漏割区的大小与机器曲柄转速(割刀往复速度)有密切关系。当前进速度不变,随着割刀曲柄转速增大,漏割区变小而重割区变大,反之则相反。该结论不仅为割草机械的切割部件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蒙古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编码序列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是影响骨骼肌生长和发育重要的候选基因。实验以2头双肌皮埃蒙特牛和30头蒙古牛基因组DNA为模板,针对牛myostatin基因设计了3对引物并扩增了3个外显子和部分5’调控区。对PCR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示,2头皮埃蒙特牛均在编码序列938处发生G到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酪氨酸,符合前人检测结果。首次在蒙古牛中发现在6个不同位点存在单核苷酸突变,其中3个无义突变,3个突变引起了编码氨基酸变化,反映了牛myostati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性。  相似文献   
10.
用剩余初乳代替全乳培育犊牛是近年来奶牛业中的新课题之一。本文通过1986—1987年的犊牛饲养试验,对犊牛的饲料采食量、生长发育、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发酵初乳培育的犊牛与用常乳培育的犊牛相比:(1)耗奶少培育成本低,每头犊牛节约鲜奶415公斤,节省饲料费233.15元。(2)生长发育良好,尤其早期补喂犊牛料,促进了瘤胃的提早发育。(3)抵抗力强、发病率低,成活率高。(4)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