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摸索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红麻的AFLP-银染实验体系,获得了清晰的红麻种质资源AFLP指纹图谱.通常不同品种的红麻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但AFLP-银染技术检测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品种的在红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一技术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公众的态度与认可将直接影响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转基因在我国成了非常敏感的话题,有人甚至谈转基因色变。但是如果问转基因会带来什么样的大灾难,他们也许不能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为了纪念"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发起人诺曼博洛格博士诞辰一百年(2014年3月25日),ISAAA于今年年初发布了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面积及其相关信息。该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商  相似文献   
3.
云南水稻传统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云南水稻传统品种内不同样本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以及空间隔离和种子介导的基因流在水稻传统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维持过程中的作用,利用24对微卫星(SSR)引物,对来自云南不同地区和村寨的6个水稻传统品种66个不同样本群体的共660份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24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33个等位基因,都为具有中度或者高度多态的位点,期望杂合度(He)为0.6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15,表明云南水稻传统品种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AMOVA)分析的结果表明云南水稻传统品种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地区内样本群体间(58%),地区间为(31%),样本群体内具有为11%的遗传多样性。品种间和地区间有一定水平由种子介导的基因流(Nm)。聚类分析表明,66个水稻样本群体在遗传距离为1.1水平上分为两大类,基本上相同的品种聚在一起,地理来源相近也聚在一起,但有些品种有明显的地区间交叉。Mantel检验的结果表明,每个品种样本群体的之间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不具相关关系,揭示出云南水稻传统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可能是其环境异质性、空间隔离、种子介导的基因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多样性合理布局探索茭白的可持续生产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漫长演化的产物,其服务功能对人类的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相对较低的生物多样性,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更加速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单一化进程,导致系统平衡的破坏和丧失以及病、虫、草害的频频发生。在以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修复为手段的农业可持续生产和发展的模式中,以农作物多样性的合理布局来提高农业生物多样性水平和控制病虫草害的实践,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即是将不同种类的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栽种模式进行合理的间裁和套作,将病虫草害的发生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结合浙江省茭白的可持续生产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引入生态农业和利用茭白及其相关作物的生物多样性合理布局的理念,探索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茭白可持续生产和发展的模式以及具体的生产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应用及环境生物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末发明除草剂以来,除草剂一直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农药之一。随着除草剂工业、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经济植物和粮食作物的品种改良中迅速得到应用,推动了抗除草剂植物的大规模种植。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和管理给当地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除草剂的发现开始,详细地阐述了除草剂的分类以及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发展,分析了抗除草剂基因植物大规模种植之后可能导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态影响及潜在风险,并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评价和管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卢宝荣 《科技视界》2022,(35):16-20
<正>钟扬教授生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基因可以给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来自植物的粮食作物同样经历了人工驯化和基因变异的曲折历程。植物种子的驯化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该如何保护并发展其背后的基因资源?“造就TALK”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力”的演讲平台,  相似文献   
8.
杂草稻是生长形态与栽培稻相似,而稻米质量、落粒性和休眠性等性状不符合栽培稻生产需求的一类杂草。江苏省是我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杂草稻的起源、性状和防控,杂草稻群体作为种质资源用于栽培稻品种改良尚无系统研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优良种质资源是栽培稻育种以及品种改良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本研究收集21个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群体、6个栽培稻品种和2个杂草稻对照群体为材料,通过在海南同质园种植,测定18个表型性状,分析其性状的多样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齐穗期和齐花期均明显早于栽培稻,杂草稻的实粒数和总粒数均较优于栽培稻,杂草稻资源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2.99%~196.29%,多样性指数为0.27~2.06,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结实率,其次为实粒数、剑叶长/宽和总粒数。相关性分析表明,18个表型性状之间大部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始穗期和始花期与株高、穗长、剑叶长宽比、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分蘖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长、剑叶长宽比、分蘖数、始穗期、始花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8个表型性状集中在累计贡献率为70.57%的6个主成份,其中正相关影响最大的性状是杂草稻的始穗期、始花期、齐穗期、齐花期、总粒数、实粒数等性状。聚类分析将23个杂草稻群体在欧式距离为5时分为5大类。18个指标综合评价D值>0.68的有3个群体,其中,来自南通如皋WJ-NJ1的D值最高(0.715),其次是来自常州金坛WJ-CZ1(0.698)和盐城市辖区WJ-YC2(0.682)。本研究为杂草稻种质资源在未来的辅助育种以及栽培稻品种改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扩增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了来源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域的23份红麻种质资源和2份红麻近缘种玫瑰茄资源.用选取的6对引物组合获得了505条AFLP分子标记.结果认为AFLP分析是红麻品种鉴定和遗传关系检测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根据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的红麻与玫瑰茄之间的遗传差异支持了它们在分类学上的独立性.红麻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结果支持了红麻起源于非洲的假设,并证实了栽培红麻首先被引到亚洲,并进一步被传播到中北美洲.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摸索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红麻的AFLP—银染实验体系,获得了清晰的红麻种质资源AFLP指纹图谱。通常不同品种的红麻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但AFLP—银染技术检测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品种的在红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一技术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