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学鹏 《中国饲料》2021,(2):125-128
粮食和饲料的国际贸易促进了许多国家农业生产系统的专业化和集约化。专业化动物养殖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大豆和玉米,虽然提高了动物生产力,但也促使作物和动物生产系统在空间上的分离。本文综述了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大豆和玉米的贸易变化,并将其与养殖密度和整个食品系统中营养平衡的变化联系起来。这一变化与不同的营养管理条例的差异和动物饲养密度的空间变化有关。深入解析这些变化有助于理解动物饲料国际贸易、养殖密度与氮磷平衡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 causes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s in domestic and particular wild small ruminants, leading to substantial economic loss.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and cheap antiviral medications shall help to circumvent this emerging burden.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ribavirin, a competitive inosine-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MPDH) inhibitor, significantly inhibits the replication of PPRV. As IMPDH is a key enzyme in pur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supplementation of exogenous guanosine attenuate the anti-PPRV effect of ribavirin. Interestingly, an uncompetitive IMPDH inhibitor, mycophenolic acid (MPA), exerted more potent antiviral effect again PPRV. Similarly, this effect was largely restored upon supplementation of guanosine. Thus,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MPDH inhibitors ribavirin and MPA combat PPRV infection through purine nucleotide depletion. Because both regimen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 for treating viral infection or organ rejection in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for decades, respectively, repurposing these existing safe and cheap medications may provide a new avenue for combating PPR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裴宗平  孙干  王瑜  苏雪鹏 《北方园艺》2016,(13):172-177
为调查山西省大同矿区紫花苜蓿草地中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根际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年10月采集浑源县、南郊区、大同县、矿区4块样地中不同深度的紫花苜蓿根茎和根际土壤,并分析了紫花苜蓿的菌根侵染率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4块样地中紫花苜蓿根部菌根侵染率均在70%以上;除大同县规律不明显以外,其它3块样地中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分析总相关性得知,菌根侵染率与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易提取球囊霉素(EEG)和总球囊霉素(TEG)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TEG和EEG均与菌根侵染率、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析同土层各因素的相关性则发现,只有在20~30cm土层,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与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EEG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大同地区丛枝菌根真菌与紫花苜蓿可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对土壤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0~30cm土层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公司化运营丹寨模式是贵州省建立的一种新的基层兽医服务模式。为推广这一新模式,从模式的成立背景、项目营运、收入分配和运转成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从村级防检员收入、服务能力等方面剖析了该新型模式的先进性,并提出了推动该模式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氮素转化与利用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在夏玉米季不同生育时期以无机肥(CF)为对照,测定秸秆(ST)、猪粪(PM)和沼渣(BR)3种有机物料等氮量还田处理的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微生物量氮以及玉米产量等指标,并通过室内培养测定不同物料还田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结果表明:从对土壤总量影响来看,添加3种有机物料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全氮含量,成熟期PM、BR和ST处理分别比CF提高16.62%、9.14%和8.60%。从氮素形态来看,PM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玉米扬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37.05%和75.86%;BR处理可以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土壤铵态氮提高16.83%。3种有机物料还田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ST、PM和BR分别比CF高出15.76%、14.84%和17.85%。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的土壤氮矿化速率来看,PM和BR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氮矿化速率,分别比CF高出33.53%和12.93%,ST处理的土壤氮矿化速率最低(0.03~1.06 mg/(kg·d))。就产量与氮肥吸收而言,PM处理玉米产量比ST处理提高8.10%,PM和BR处理氮肥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CF和ST处理。3种有机物料还田均可提高土壤全氮水平,但在土壤氮素形态和氮矿化速率上有差异。在3种有机物料处理中,沼渣处理最有利于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猪粪处理对于促进土壤氮矿化效果最佳,秸秆则显著减弱了土壤中氮的矿化速率。综上,猪粪和沼渣还田在提高土壤供氮能力、促进氮矿化与促进氮肥吸收上均显著优于秸秆,猪粪还田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LysR型转录因子STM0859对鼠伤寒沙门菌(ST)环境应激的调控作用,以ST-SL1344强毒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温度敏感型质粒和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T-ΔSTM0859基因缺失突变株,检测分析缺失株对pH、高盐、H_2O_2和乙醇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在不同pH半固体中的运动能力,探究STM0859基因缺失对ST环境应激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ST-SL1344强毒株相比,ST-ΔSTM0859缺失株对pH=10、4%NaCl、0.1%H_2O_2和3%乙醇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没有显著变化,而在pH=4酸应激环境和半固体运动中生长能力极显著低于亲本株,pH=5时差异显著。提示LysR型转录因子STM0859参与ST对酸胁迫环境适应性的调控,为进一步揭示STM0859转录因子对ST环境应激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打顶是棉花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农艺要求。针对人工打顶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情况,设计一种小型棉花打顶机。通过仿形控制装置及时反馈棉株高度,控制打顶高度,使打顶前后棉株高度轨迹趋于一致;设计防重复切割罩,解决了高棉株被重复切割的问题。该打顶机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可满足棉花打顶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的华北平原农作物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作物种植面积的多年时空变化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础,也是开展农业减灾、地下水保护的重要依据。为了解华北平原主要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过程,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MODIS NDVI数据和TM/ETM遥感数据提取当地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并分析了华北平原主要作物近年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TM/ETM遥感数据提取当地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提取精度较高,结果可靠;2冬小麦?夏玉米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前平原、山东省和河南省的引黄河灌区,单季玉米在河北平原北部分布最广,水稻集中分布于天津、河北唐山地区和黄河沿岸,蔬菜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林果分散分布于几个产果区和京津周边地区,棉花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中部地区。3华北平原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林果和蔬菜)则显著增加,其中林果、蔬菜和水稻的面积变化率较大,分别为56.45%、35.76%和23.16%,蔬菜和水稻的位置转移明显。4景观格局AWMPFD和SHEI指数值表明,河北平原以南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规模化程度提高,豫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豫北以北地区由于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区域作物种植多样化指数增加。该结果可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皮毛质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200只断奶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其余4组獭兔分别饲喂以1%、2%、3%、4%的豆油代替基础饲粮中相同比例玉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但对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为3%时料重比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添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食入总能、食入氮和粪氮(P<0.01),但对粪能、尿能、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代谢率和能量消化率,各添加组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豆油添加水平的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添加水平为2%时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皮张面积、皮张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RNA的表达量(P<0.01),且在添加水平为2%时FGF5 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中豆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3%。  相似文献   
10.
Zhang Q  Li D  Liu X  Liu Z  Cai X  Wu G  Qi S  Yang S  Yan X  Shang Y  He J  Ma J  Li J  Ma W  Han R  Liu X  Zhang J  Xie Q  Zhang Z 《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2008,85(2):368-371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virus strain Asia-1 China/2005,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2005 epidemic in China.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is strain is not host restricted, and could not only cause FMD in cattle and sheep but also in pigs by either inoculation or direct cont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