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2016年分宜县部分乡(村)二化螟发生较重的原因,主要包括耕作制度及品种布局的变化、冬闲田翻耕不全面、防治次数相对较少、害虫抗药性增强和农药使用水平的不同;提出了耕沤稻田,秧田送嫁药,第一、第二代和二晚后期(第三、四代)二化螟不同代次的防治对策,以及合理选用农药和综合运用绿色防控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目前分宜县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体系中存在监测体系断层、服务体系不完善、防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加强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力度等方面构建新型植保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龚秋生 《江西植保》2002,25(2):56-57
近几年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作物布局进一步调整 ,双季稻区改成单、双混栽的面积有大幅度增加 ,一季晚面积的增大 ,其病虫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多年对本县单、双混栽区一季晚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调查进行归纳 ,简述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1 一季晚病虫发生特点1 .1 秧苗期病虫轻 一季晚大都以杂交稻为主 ,在赣中一带播种时间多在 5月中、下旬 ,少数在 5月上旬或 6月上旬 ,秧龄一般一个月左右 ,即 5月中、下旬至 6月中、下旬。秧苗期害虫主要有黑尾叶蝉、稻飞虱 ,每 3 3 .3cm2 平均虫量为 0 .5~ 0 .8头 ,高的年份超过 1~…  相似文献   
4.
傅金根  龚秋生  钟新生 《江西植保》2004,27(1):13-14,12
本文概述了2003年分宜县稻纵卷叶蜞、稻飞虱、二化螟严重发生的情况,从耕作制度、迁入峰次及数量、气候、防治水平等方面分析了重发原因,提出了加强调查观测和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产品市场全面放开,渔业生产面临着饲料、肥料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养鱼成本增加,渔民实际收入减少等突出问题,影响着渔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我县1986年与1985年相比,鱼用饲料糠饼、菜饼、棉饼等几种主要品种,每公斤分别增加0.2元、0.25元、0.27元;鱼用肥料碳铵、尿素、磷肥每公斤分别增加0.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