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2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陈祖培 《科学养鱼》2000,(10):12-12
一、集体经营   实验场是作为外荡养殖配套而建立的,当初的任务是培育鱼种,进入 80年代中期,受当时政策和形势影响,扩大养殖面积达 1086亩,改为养常规家鱼成鱼及部分鱼种,但是养殖效益低下。到 1987年,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大锅饭机制造成管理混乱,人浮于事,生产效率极低,常规家鱼养殖成本高、产量低、效益差等,到 1989年总暴发,三年累计亏损达 150余万元,成为苏州地区塘场圃的亏损大户。   二、承包经营   1992年实验场搞了彻底承包,将全场鱼池承包给职工养殖。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实验场从养殖生产经营转变为水面出租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14)C和~(32)P标记矮化李树,观察其果实膨大与新梢旺长期的光合产物的分配与磷的吸收。结果表明:光合产物及磷的吸收首先运输到生长旺盛部位,并随生长的减慢运输也减慢终止。正在生长的嫩叶、嫩梢的光合产物不供给其它组织和部位。停长叶的光合产物首先满足本枝,而后才运向侧枝。光合产物与磷素的吸收随着时问的延长逐渐向根部转移和积累。矮化李果实中吸收~(14)C和~(32)P的量均明显超过乔化李果实。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的问题和误区1.管理不细致,疏于池塘巡视鳜鱼即使患病也照样吃食,而一旦发现,鱼已在水的上层或已到了岸边,直观其体色发黑、静止不动,受到惊吓立即潜入水中,行动仍十分敏捷。而一些养殖户却只注重观察其吃食情况而疏于耐心巡视,误认为食欲旺盛即鱼体无病。2.放养密度过  相似文献   
4.
花(鱼骨)夏花鱼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又名马鸡、鸡郎鱼、季骨郎等,隶属鲤科、(鱼句)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中,是天然水体中一种常见的中小型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香美、少刺、营养价值高,开发花(鱼骨)资源是太湖流域中小型湖泊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实践证明,澄湖无公害养殖管理技术的多年探索结果,使养殖对象结构逐年优化、品种档次不断提高,特种水产品经济比例高达近30%,放养鱼种回捕率稳定在80%以上,职工年收入相应增加,产量和利润分别比探索前的1998年增加1.6倍和3.3倍。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组合,强化湖区生产秩序与港口防逃设施管理,定能获得显著的养殖效果、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实现湖泊渔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有机氯农药在新疆农牧区广泛使用已有数十年历史。鉴于新疆土壤、气候的独特性,我们认为,研究666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摸清它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对评价666在  相似文献   
8.
花鱼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花(鱼骨)(A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隶属鲤科、鱼句亚科、鱼骨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中,是天然水体中一种常见的中小型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鲜美、少刺、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亲睐,开发花鱼骨资源是太湖流域中小型湖泊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改善池塘生态条件,使之有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重要措施。养鱼池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是溶氧量、酸碱度和氨含量,这些因子不仅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而且与养殖鱼类的病害发生密切联系,因此,改善池塘生态条件,主要是改善池塘的溶氧、pH值和氨含量的状况。而这  相似文献   
10.
黄颡隶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20世纪末我国将黄颡作为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进行推广,许多学者在黄颡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突破了黄颡人工繁殖的难题,实现了黄颡全价人工饲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