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es ruminants,PPR)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动物卫生法典列为必需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es ruminan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严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为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其临床特征与牛瘟及其相似,患病动物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随后眼鼻部出现浆性分泌物、口腔糜烂,进而引发肺炎和水样带血性腹泻等病症.发病动物的致死率可达100%,该病危害严重,损失巨大,已引起有关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又叫牛海绵状脑疾病(Bovine spongufonrm encephalopathy,BSE),是1985年突然在英国出现的侵害成年牛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致死性疾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它引起牛脑海绵状病变,使牛大脑功能退化,导致牛精神错乱、痴呆和死亡.牛总是吃了那些羊制品饲料感染而发病,这些羊患有绵羊疯痒病.疯牛病潜伏期较长,一般4~6年.牛感染此病后,起初无明显症状,只是体重减轻,精神不好,产奶量下降,发病后烦躁不安、恐惧,具有攻击性,共济失调,肌肉震颤,一般在牛发病后0.5个月至6个月死亡.  相似文献   
3.
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养羊业以散养为主饲养管理和经营模式,与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探索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羊模式,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确保我国养羊业的健康、高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研究产后羊驼胎盘的形态结构,为研究羊驼胎盘的功能和再利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利用肉眼观察和组织制片技术系统研究羊驼胎盘(胎膜)的大体结构和显微结构.[结果和结论]羊驼胎盘的类型同其他骆驼科动物的胎盘属上皮绒毛膜胎盘,胎膜包括绒毛膜、卵黄囊、尿囊、羊膜及特有的表皮膜.绒毛膜细胞的顶端有巨型多核细胞;表皮膜由多层扁平细胞构成,与其他学者研究不同的是,很多外层细胞中央有扁平的细胞核,但其功能不清.  相似文献   
5.
抗体分子是生物及医学领域中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分子。上世纪30~60年代对抗体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6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创建杂交瘤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小鼠单克隆抗体(McAb)即第二代抗体。80年代早期开始了基因工程抗体即第三代抗体的研究。基因工程抗体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和制备抗体,它兴起于对鼠单抗的人源化改造,至90年代初产生的抗体库技术将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使抗体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所谓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或贮存在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在我国集约化畜牧业发展的背景下,养殖户大量使用兽药产品,虽然达到增产、增收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但由于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违规不当使用,使得兽药残留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1现状进入WTO世贸组织以后,有人曾经认为我国的畜禽产品是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副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7.
抗体分子是生物及医学领域中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分子。上世纪30~60年代对抗体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6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创建杂交瘤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小鼠单克隆抗体(McAb)即第二代抗体。80年代早期开始了基因工程抗体即第三代抗体的研究。基因工程抗体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和制备抗体,它兴起于对鼠单抗的人源化改造,至90年代初产生的抗体库技术将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使抗体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正>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养犬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怎样采取预防措施,对病犬及早确诊、正确治疗,以减少经济损失,是当前困扰养犬业发展的一道难题。研究犬瘟热的病原及流行特点、症状及诊断,对于治疗与防患有着重要意义。1病原及流行特点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含有70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主要由肝脏合成,大部分以结合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它具有促进体内蛋白质沉积、骨骼增长和限制脂肪组织增大的功能。上世纪70~90年代,人们对IGF-1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进行的大量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发现、发展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