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7 ℃持续热应激肉鸡血气改变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只25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21~24 ℃,相对湿度50%±5%)和试验组(37 ℃±0.5 ℃,相对湿度70%±5%),自由采食和饮水.在12 d的试验期间,动态检测血气指标、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和生产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热暴露初期呈现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其特点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82±0.36)降低,pH(7.48±0.04)升高;中期呈现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其特点为血浆HCO-3浓度(19.00±2.55)降低,pH(7.37±0.06)显著下降(P<0.05);后期酸碱平衡趋于正常.热应激后,肉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极显著下降(P<0.01)、料肉比极显著升高(P<0.01);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热暴露第1、5、7、9和12天体温极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氧分压与呼吸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体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氧饱和度与体温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37 ℃持续热应激的肉鸡呈现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转变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最后趋于正常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2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探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并由此推测组胺在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40只17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1)常温组:40只在常温条件下饲养(22~23℃),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次;(2)低温组:40只在低温环境中饲养(9~11℃),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次;(3)扑尔敏组:40只在低温环境中饲养(9~11℃),每日注射扑尔敏2次;(4)西咪替丁组:20只在低温环境中饲养(9~11℃),于24日龄至38日龄期间每日注射西咪替丁2次。分别于低温处理后1周(24日龄)、2周(31日龄)、3周(38日龄)、4周(45日龄)从常温组,低温组,扑尔敏组中各随机抽取10只,西咪替丁组在低温处理后2周(31日龄)、3周(38日龄)各随机抽取10只,称取体重,然后利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PAP),并测定红细胞压积(PCV),腹水心脏指数(AHI)。结果发现:(1)24日龄、31日龄、38日龄时,低温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P<0105)或极显著高于(P<0101)同日龄常温组。24日龄时扑尔敏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P<0105)同日龄低温组。38日龄时西咪替丁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极显著低于(P<0101)同日龄低温组。(2)24日龄、31日龄、38日龄、45日龄时,低温组PCV极显著高于(P<0101)同日龄常温组。24日龄时扑尔敏组  相似文献   
3.
BQ123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态观察了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的增殖及管腔面积的改变,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 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200只16日龄AA肉鸡随机均分为4组: 常温(20 ℃)对照组、低温(7~9 ℃)组、低温低剂量BQ123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23日龄、30日龄时测定肺动脉压,并取肺组织做石蜡切片, 以Weigert间苯二酚复红染色,形态学计算机图象分析法测定肺细小动脉外径和内径、管总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值(%)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结果显示:(1)BQ123 抑制低温肉鸡平均肺动脉压的升高,23日龄时低温高剂量BQ123组显著低于低温组(P<0 05),30 日龄时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均极显著低于低温组(P<0 01);(2)BQ123 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WA/TA(%)的升高,30~50μm的肺小动脉,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及低温高剂量BQ123 组(P<0 01),其它分级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3) BQ123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的mMTPA的升高,30~50μm的肺小动脉,23日龄时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 组(P< 0 01), 30 日龄时低温组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组(P<0 05)、极显著高于低温高剂量BQ123组(P<0 01),30μm以下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50~120μm  相似文献   
4.
山鸡是集肉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的野味珍禽。紫云县山鸡养殖是利用森林下面的虫和草资源,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饲养方式,是养殖业中一种科技含量较高、成本低、有市场、效益好,能帮助农民增收、易推广的项目,通过山鸡养殖能起到使农民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汞矿周围环境和畜禽进行砷、铅、铬污染调查,为掌握其污染情况提供依据。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结果:环境中水源污染铅、砷严重,蔬菜、粮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鸡、鸭组织铅污染严重;猪、牛、羊砷、铅污染严重,部分组织受铬轻度污染。结论:汞矿周围环境以及饲养的畜禽存在严重砷、铅污染,轻度铬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一种早期猪瘟病原诊断方法,试验采用RT-PCR-步法检测技术,根据猪瘟病毒(CSFV)E2基因序列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确定最佳PCR反应条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对12份可疑猪瘟病毒感染的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T-PCR-步法检测技术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以用于猪瘟病原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对大肠埃希菌侵入肠上皮细胞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aCo2细胞单层肠上皮系统感染模型,将5×10-5mmol/L,1×10-4mmol/L和2×10-4mmol/L 3种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及不含黄芪多糖DMEM细胞培养液分别加入已平铺于培养板的CaCo2细胞单层系统中与定量的大肠埃希菌混合培养,观察侵入细胞的大肠埃希菌量。结果黄芪多糖浓度为5×10-5,1×10-4mmol/L和2×10-4mmol/L,处理的CaCo2细胞液的细菌培养数量分别为252.5个±54.5个,240.8个±44.2个和292.7个±71.3个,而对照组为598.8个±114.8个,显示黄芪多糖能显著减少大肠埃希菌进入上皮细胞的数量,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对妊娠小白鼠宫内发育迟缓血液指标的影响.将60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速效救心丸组和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日粮,速效救心丸组用剂量为500mg·kg-1速效救心丸拌饲,复方丹参片组用剂量为500mg·kg-1复方丹参片拌饲.妊娠15d时颈静脉采血, 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样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速效救心丸组RBC、WBC、LYM、MON显著升高(P<0.05),复方丹参片组MON显著升高(P<0.05),WBC、LYM极显著升高(P<0.001).说明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对妊娠小白鼠血液细胞有明显升高作用,可在缓解妊娠母鼠IUGR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细胞培养、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缺氧与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缺氧与以肺动脉增殖重塑为特征的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关系。结果显示,缺氧显著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癌基因c-fos和c-mycmRNA的表达(c-fosmRNA:常氧组为144.6±20.2,缺氧组为198.1±32.8,P<0.01;c-mycmRNA:常氧组为125.4±18.8,缺氧组为167.1±22.4,P<0.01)。缺氧显著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癌基因c-fos和c-myc蛋白的表达(c-fos蛋白:常氧组为150.9±33.2,缺氧组为225.9±37.0,P<0.01;c-myc蛋白:常氧组为162.1±28.5,缺氧组为228.8±33.4,P<0.01)。结果表明缺氧能够明显诱发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癌基因c-fos、c-myc的转录和表达,是启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阐明缺氧是以肺动脉重塑为特征的肉鸡腹水综合征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