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评定大鲵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6种蛋白质水平(干样基础)的实验饲料:D1(43.7%)、D2(47.1%)、D3(51.3%)、D4(55.7%)、D5(59.9%)和D6(64.4%),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0.99±0.15) g的大鲵幼体92 d。结果显示,①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鲵增重率有显著影响,在D4组达到最大值,较D1组增加了276.4%,且全鲵蛋白质沉积率和肌肉RNA、RNA/DNA值、胃蛋白酶、H+-K+-ATPase、胰蛋白酶、脂肪酶和Na+-K+-ATPase、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在D4组达到最佳,而肝脏和肠道丙二醛(MDA)在该组均达到最低;②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肌肉粗蛋白线性增加,全鲵脂肪线性下降,全鲵水分和粗灰分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全鲵粗蛋白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D4组达到最大;③大鲵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在D4组达到最高,较D1组增加了27.83%。研究表明,以增重率、肌肉RNA/DNA值、蛋白质沉积率和皮肤胶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  相似文献   
2.
用配合饲料Ⅰ,Ⅱ和白鲢肉、泥鳅肉、猪肉、田螺肉等,在室内饲养黄颡鱼60天.结果表明,6种饵料在黄颡鱼消化道中出现率、鱼体重增加率和胃、肠蛋白酶与淀粉酶活性均以配合饲料Ⅰ最高,白鲢肉次之,表明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在水温21℃时,黄颡鱼耗氧率为144rmg/h@k,比养殖前增高了13.8%,窒息点为0.309 mg/L,与养殖前的差异不显著.因此,黄颡鱼可进行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离体研究方法,以异育银鲫肠道的粗酶液为酶源,测定了7种饲料原料(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菜粕、玉米、次粉)膨化前后,在4.5h内氨基酸生成量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和氨基酸的生成速度。用氨基酸生成速度表示蛋白质酶解速度。结果表明:①豆粕、鱼粉、肉骨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下降;菜粕、玉米、次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上升,特别是玉米膨化后效果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差异不显著;②对非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均表现为: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玉米;③对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为:膨化鱼粉>膨化玉米>膨化菜粕>膨化棉粕>膨化肉骨粉>膨化次粉>膨化豆粕。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关于河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根据河蟹蟹体组织蛋白质的组分,作为设计配合饲料蛋白质组分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河蟹对天然饵料的选择摄食习性,进行试验设计。徐新章等(1988)用20μm~40μm胶囊饲料饲养蚤状幼体,以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成活率为分析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5%。韩小莲等(1991)根据幼蟹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贻贝、糠虾、乌贼、玉米蛋白粉、黄豆粉为主要蛋白源,研究指出河蟹从大眼幼体至II期幼蟹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幼体蜕皮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草鱼对九种饲料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采用外源指示剂 (Cr2 O3) ,测定了草鱼种对玉米、麦麸、次粉、米糠、标粉、小麦、大麦、玉米糟和稻谷九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 :草鱼对九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 (88 17% ) >标粉(79 39% ) >玉米 (77 5 7% ) >麦麸 (6 2 6 7% ) >玉米糟 (6 2 6 1% ) >次粉 (6 1 6 4% ) >大麦(5 9 97% ) >稻谷 (5 1 2 1% ) >米糠 (4 7 41% ) ;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87 0 6 % ) >米糠 (76 36 % ) >麦麸 (73 2 0 % ) >次粉 (71 5 3% ) >玉米糟 (70 99% ) >标粉(6 7 0 3% ) >玉米 (6 4 5 43% ) >稻谷 (6 4 33 % ) >大麦 (5 9 36 % ) ;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 (82 49% ) >玉米糟 (78 32 % ) >标粉 (75 2 2 % ) >玉米 (73 0 9% ) >稻谷(5 8 99% ) >次粉 (5 3 2 2 % ) >麦麸 (5 2 42 % ) >大麦 (5 0 0 9% )。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生长性能、摄食、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以鱼肉、鲜黄粉虫和含15%鲜黄粉虫的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9.9±0.42) g的大鲵,分别命名为CTR组、YM组和YMF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8尾,养殖试验期80 d。结果显示:与CTR组相比,YM组的末均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增长率(SGR)均显著降低(P<0.05),YMF组的WGR和蛋白质摄入量(PI)均显著降低(P<0.05),而尾均摄食量(FI)显著增加(P<0.05);YM组和YMF组的饲料系数(FCR)、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YMF组的肌肉胶原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YM组和YMF组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Na+-K+-ATP酶活性以及肝脏和肠道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喂鲜黄粉虫可以提高大鲵机体抗氧化能力,但会抑制大鲵生长;饲料中添加15%的鲜黄粉虫可以提高大鲵摄食量,改善大鲵肌肉...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北京桑普生物化学公司产品鱼虾 4号添加剂对草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室内循球养殖系统。 1.2试验时间 2000年 12月至 2001年 2月。 1.3试验鱼 试验鱼来自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试验渔场,每箱放养试验草鱼 15~ 18尾。在水族箱中用普通饲料驯养两周待草鱼适应环境后再开始试验。每个处理设两个平行试验组。 1.4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为市售商品饲料。其组成为进口鱼粉、菜粕、豆粕、棉粕、麦麸、次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等原料,配方如表 1所示,饲料原料粉碎后全部过 40目筛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测得南方大口鲶胃内、胆汁和肠内pH分别为5.5~6.5,6.5~7.0,6.5~7.5,长吻鱼危胃内、胆汁和肠内pH值分别为5.0~6.5,6.5~7.0,6.0~7.0。南方大口鲶胃、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6、6.2和7.0,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0、6.4和7.0;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3、39℃和45℃,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9℃和41℃。长吻鱼危胃、胰脏和肠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3.0、6.2和7.4,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6.6、6.6和7.4;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9、36℃和41℃,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6℃和39℃。两种鱼胃内pH值较高,均高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而肠内pH值范围适合蛋白酶和淀粉酶最大活性的作用。两种鱼蛋白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高于鱼体生活的水环境温度。两种鱼肠蛋白酶活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鱼饲料消化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率测定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重要内容,也是配制平衡日粮的前提.我国原料品种多.加工方式各异,准确测定饲料的消化率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要保障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鱼饲料配方选择消化利用率高的原料.那么,饲料配方者就应精确了解饲料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