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9月15日。我村某桔农用40%乙烯利500倍液,0.4%尿素,0.2%磷酸二氢钾,再加0.2%洗衣粉液,对7年生宫川温州蜜柑进行全树喷布,企图促进果实提早着色成熟。可事与愿违,喷后第4天即发生大量落叶落果。脱落近一半,未落果实呈淡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草菇厚垣孢子在不同的C/N比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数量。结果表明 ,不同的C/N比对草菇厚垣孢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其最佳的C/N比为 30~ 4 0。草菇品种间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的差异并不显著。另外 ,本试验首次定量分析了厚垣孢子的产量数 ,对常规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海洋渔业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我国"十三五"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方向,阐述海洋渔业经济遵循的发展理念,提出主要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9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中经单孢分离获得的单核菌株,两两配对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锁状联合,配对结果将金针菇的A因子确定到10个,B因子确定到8个.13个黄色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包含了从A1到A9,B1到B8;而16个白色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大多为A2A3B2B3类型.有24个金针菇菌株获得的单核菌丝有4种交配型且符合1∶1∶1∶1比例,其它菌株获得的单核菌丝交配型与理论数据有偏离.  相似文献   
5.
以多糖浸出量为指标,进行银耳、竹荪、香菇、姬松茸的浸提工艺优化,获得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银耳浸提料水比1∶100,温度90℃,浸提时间3 h;竹荪浸提料水比1∶110,温度100℃,浸提时间3 h;香菇浸提料水比1∶80,温度100℃,浸提时间3 h;姬松茸浸提料水比1∶100,温度100℃,浸提时间3 h.经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食用菌菌种同名异种、同种异名问题给科研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重复,也阻碍了菌种调剂供给.利用RAPD、ISSR、SRAP三种DNA分子标记分别对来源不同的30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进行鉴别,并将得到的部分多态性条带转化为SCAR标记.3种分子标记对30个灰树花菌株的分析结果表明,共产生77...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灰树花交配型,为灰树花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灰树花孢子萌发后挑取单孢进行镜检,收集孢子单核体;采用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原生质体单核体并通过互配确定标准测交菌株T1和T2;采用标准测交菌株与孢子单核体配对及孢子单核体互配后,进行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分类,并利用核迁移试验和OWE-SOJ技术鉴定孢子单核体交配型.[结果]分离鉴定获得7 1株灰树花孢子单核体菌株,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17株原生质体单核体菌株,其中标准测交菌株Tt(A1B1)10株、T2(A2B2)7株;鉴定71株孢子单核体分别为T1、T2、T3和T4型,其中T1型28株、T2型35株、T3型4株、T4型4株;核迁移试验鉴定T1、T2、T3和T4的交配型分别为A1B1、A2B2、A2B1和A1B2,OWE-SOJ鉴定结果分别为A1B1、A2B2、A1B2和A2B1.[结论]灰树花属于四极性交配型系统,其交配型分析应以核迁移试验为准,OWE-SOJ技术不适用于灰树花的交配型分析.  相似文献   
8.
古田县银耳绿色食品栽培技术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技术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示范基地银耳产品95%以上达到绿色产品标准,远销海内外。同时产量、产值均比示范前增加30%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古田银耳绿色栽培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效优质金针菇新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朱坚 《中国食用菌》1993,12(2):16-17
金针菇种植热近年来从福建蔓延至浙江、江苏等省。大多数是在适宜栽培季节内以棉籽壳为栽培主料,采用常规代用料熟料栽培技术工艺。管理方法也多选用“直生”法栽培模式,即原基形成后,拉高袋口的塑料薄膜,覆盖塑料地膜、布或报纸,进行保湿,直至采收。然而由于金针菇种性所决定,往往形成菇蕾不同步,造成子实体高度参差不齐,商品外观较差,市场竞争能力差,三潮菇的总产量也仅为70—100%(生物学效率)栽培管理期也偏长,管理人工费用也随之增加,同时,市场时间效价也较低。为此,我们在群众创造的基础上完善了“再生法”栽培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法探究金顶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结果显示:加富PDA液体培养基培养5天的菌丝,在以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配制2%浓度的溶壁酶条件下,30℃酶解2.5 h,原生质体得率为2.36×107个/m L;选择蔗糖再生培养基,再生率可达0.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